薄文村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陡山水庫管理處,山東 臨沂 276634)
某水電工程施工處于熱帶流域,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該流域年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均在10 ℃以上,冬季較短。極端最高氣溫為40.3 ℃,出現在7月份,極端最低氣溫為-5.0 ℃,出現在1月份。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6 %~80 %之間。流域平均降水量1 758 mm,最大年降水量為2 365 mm,最小年降水量為1 197 mm[1]。年平均月降水量自一月起逐月上升,六月達到最高,而后下降。梅雨季節降水約占全年降水量36 %。在該區域建立水電工程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圖1 總組織機構圖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因素,圖紙設計要充分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保持施工順序的有序性,合理規劃工程建設目標。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規劃產品位置,危險品統一集中放置,遠離生活區域。隨著我國綠色生態理念的深化普及,在施工過程中也要落實綠色生態理念,施工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2]。我國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組織機構如圖1所示。
根據灌漿種類的不同將灌漿施工技術劃分為:固結灌漿、帷幕灌漿、回填灌漿。鉆孔和灌漿用水從就近接口接引水管,通過管道引到用水工作面。根據就近原則,通過電纜將電引至施工現場的電箱。電纜線的架設,以不妨礙機具操作、確保安全為準。現場鉆孔和灌漿產生的廢渣或污水排至指定地點。
(1)固結灌漿采用單孔灌漿法,孔深8~5 m,除巖石特別破碎或吸漿時特別大以外,一般可做全孔一次灌注。孔內循環灌漿的射漿管距孔底不能高于0.5 m。灌漿過程中應加強監控,漿液濃度按5:1、3:1、2:1、1:1、0.8:1、0.6:1、0.5:1等級遵循由稀到濃的原則混合,按設計要求控制壓力,以不掀動基礎巖石為原則取大值,在灌漿過程中,發生串漿時,可采用群孔并聯灌注,并聯孔數不宜多于3個,并控制好壓力。如果出現灌漿中斷情況,要采用合適方式恢復灌漿。當中斷時間過長,需要對原孔進行清洗,清洗之后灌漿孔仍不吸漿,應該重新替換該灌漿孔。
(2)巖石基礎灌漿先固結后再進行帷幕灌漿,帷幕灌漿按單排布置,其施工順序為按分序加密的原則施工,分2個次序加密以避免孔間串漿。按施工合同設計圖紙,將基礎帷幕灌漿孔分區分序,按施工進度分若干區,每區按分序加密原則分二序,先施工Ⅰ序孔,然后施工Ⅱ序孔。按分序加密進行鉆孔灌漿,相鄰次序孔在巖石鉆孔灌漿的間隔高差不得小于15 m。鉆孔采用地質回旋鉆機,鉆孔的孔徑按施工設計執行,采用金剛石鉆頭,每孔自上而下分段鉆進灌漿。接觸段段長控制在2.0 m以內,其余段段長為5 m~6 m。成孔過程中均采用KXP-1型測斜儀隨時測量鉆孔斜度,以確保孔斜度符合設計要求。
(3)根據施工情況進行鉆孔灌漿或預埋灌漿管進行灌漿。采用預埋灌漿管進行灌漿,則在混凝土澆筑前,按設計圖紙要求預埋灌漿管,預埋管用黑鐵管引至洞體外,并通過膨脹螺栓牢固在適當位置上。在混凝土澆鑄過程中,應防止漿管脫落。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7天為一周期,對檢查孔的布設要綜合考慮灌漿實際情況而定,一般布設在灌漿情況異常的部分,檢查孔的數量為灌漿孔數的5 %。通過鉆孔注漿法,在孔內注入水灰比2:1的漿液,在壓力的作用下,初始10 min內的注入量沒有超過10 L,那么即認為質量合格。
在灌漿施工過程中,涉及的材料種類比較多,加強對漿液材料質量的控制力度非常必要,灌漿材料包括外加劑、水、粉煤灰水泥等,在正式開展灌漿施工作業前,需要對漿液材料質量進行檢查,將部分漿液制作成漿體,漿體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示材料的質量問題。根據相關試驗數據顯示,如果在水泥漿液制作過程中添加減水劑,那么,漿液流動值>25 s,沒有添加減水劑,漿液流動值>16 s,一般情況下,漿液流動值控制在40 s以下,合理選擇漿液材料,保證漿液流動值的合理性。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將項目規劃到一起統一管理,統一物資供應和統一資金收付。健全管理機構,通過責任制落實各個部門崗位的職責范圍,財務部、技術部、生產部、設備部應該相互協調,建立全面對接關系,最大程度保障施工流程的有序性,使工程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工,充分發揮部門單位的優勢作用。
灌漿孔的質量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通過測量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進行質量檢測,以灌漿試驗成果作為輔助驗證數據。在單點壓水實驗檢查時,需注意檢查孔的數量不能低于灌漿孔總數量的5 %,當然也不能過高,檢查完畢后,需要對孔進行灌漿密封。質量檢查結果要統一存檔,提交給監理人。固結灌漿質量合格標準評定為:孔段合格率高于80 %。如果低于80 %,即認為不合格。
隨著時代多樣化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水利水電工程的建立給人們生活提供巨大的便捷,為了進一步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需要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工作,優化灌漿施工技術,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完善責任制度,最大程度上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