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菊
(山東省濱州公路工程總公司, 山東 濱州 256600)
近些年來,伴隨著人民群眾對公路需求越來越大,國家與政府有關部門對市政工程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在公路工程領域發展的過程中,瀝青路面裂縫的問題卻成為社會運行的重要阻礙。在裂縫剛剛出現時瀝青路面依舊可以正常通車,但此時裂縫若是未能得到及時修補,在雨、雪等自然因素與行車荷載的共同作用下,路面裂縫嚴重程度也會持續增加,進而導致瀝青路面整體質量下降,甚至威脅到使用人群的生命財產安全。由此可見,為保證瀝青道路能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加強預防與治理瀝青道路路面的力度已是勢在必行。
瀝青公路路面的厚度一般根據公路等級、交通量及運行荷載需要維持在合理范圍的,并且需要保證瀝青路面一定的抗變形的能力。瀝青公路的結構面需要具有一定的抗荷載能力,瀝青公路要面對高強度的荷載強度,承受荷載大小及次數的多少,直接關系到路面使用壽命。由于施工的不規范,路面厚度往往達不到設計要求,在加上車輛超載嚴重等問題,就會造成路面結構內部破壞。路面長期在超載作用下,裂縫就會從內部逐漸延伸到路面,造成瀝青路面出現裂縫。
瀝青路面在結構上,是分層處理的,每層的材料不同,材料的特性就不同,在導熱性上也會有差異,而瀝青層面對于熱量的傳遞,是比較緩慢的,所以,公路的各個結構層面,很容易產生溫差,進而產生不同的溫度應力,由此而產生的裂縫,可以分為低溫收縮裂縫,以及溫度疲勞裂縫。
1) 低溫收縮裂縫,公路瀝青路面,由于瀝青本身的特性,對于一定程度的高溫,是有良好的抗變形能力的。也就是說,在高溫條件下,由于瀝青屬于粘彈性材料,它的柔韌性是比較大的,即使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形,也不會產生難以承受的溫度應力,一般情況下,不會對路面造成破壞。但是,另一方面,若是遇到低溫狀況,瀝青變硬,伴隨收縮,而瀝青層面一下的結構層,對瀝青層面的變形,會形成一種阻力,在兩種力的作用下,造成收縮應力較大,最終超出路面的承受范圍,瀝青層面開裂。
2) 溫度疲勞裂縫,溫度疲勞裂縫,一般多發生在溫度變化比較頻繁,溫差相對較大的地方。由于短時間內,溫度忽高忽低,使路面產生疲勞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路面的收縮應力,沒有達到會使路面開裂的程度,路面也會開裂,因為疲勞現象的產生,減小了瀝青的彈性模量。同時,由于疲勞效應,瀝青路面老化的速度會加快,這就造成瀝青的一些性能變低,比如,應力松弛性能等等。
1) 確保路面結構設計的準確性,在設計工作實際開始之前,相關人員必須要注重調查預測線路交通的情況,經實踐證明,在確保交通荷載要求估測合理性的基礎上,可以使道路設計使用期限早最大程度上達到路面結構與總體強度的需求。以相關標注規范為根據,來進行對原材料與混合料的選擇,使公路工程質量得到真正保障。
2) 確保基層混合料配比的合理性,相關人員需注重對粗細料量的準確掌握,盡可能及時有效鋪筑上面層或者是下封層,能夠行之有效的減少干縮縫。經實踐證明,碾壓基層混合料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與最佳含水量想接近的時候實施這種方法,碾壓過程中水量控制也尤為關鍵,水量大或者是水量小,都會導致壓實度與強度不足的后果。在保證結果達標之后,可以最大程度上使瀝青路面裂縫的有效減少,十分有利于公路建設的健康發展。
材料的質量,是公路質量的保障,如果材料質量不合格,或是有問題,那么,很容易造成公路開裂等情況的出現,所以,一定要對材料嚴格把關,有效控制。比如,材料臟,級配不合格等情況,一定要做好控制,保證材料質量。
養護對于公路的質量也是非常關鍵的,能夠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有效避免裂縫等情況的發生。例如,基層的養護,可以使內部結構,更加緊密,養護完成后,第一時間用乳化瀝青,做透層或封層。
1) 灌縫,灌縫是當前在公路裂縫處理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措施。主要通過壓漿法,在裂縫中灌入瀝青等材料,在現實操作中,選擇哪種瀝青,以及需不需要開槽,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2) 稀漿封層,稀漿封層,常用在裂縫初始階段,利用乳化瀝青稀漿,來進行封層,這種做法,可以增強路面的耐磨性、抗滑性,有效保護公路,增加使用壽命。
3) 罩面,罩面常用于公路裂縫比較嚴重的情況,屬于綜合養護。它的缺點就是成本較高,但是效果顯著。目前這種方法,已經廣泛應用。這種方法的運用,提高了公路瀝青路面質量。
4) 路面再生,路面再生,顧名思義,就是形成再生結構層。路面遭到破壞以后,通過破碎、拌和、等工藝,使遭到破壞的結構層,重新生成,這種方式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冷再生,另一種是熱再生,這兩種方式在施工上是有區別的,但是原理是一樣的。
公路的管理需要科學有效管理措施,避免瀝青路面出現裂縫的情況,要充分的重視瀝青路面裂縫的危害,及時進行預防和處理。總之,公路瀝青路面的裂縫產生的原因非常的多,只有盡量的去消除這些問題,才能有效的保護公路瀝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