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誠,于勇海,蘆婷婷
(1.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內蒙古 包頭 014030;2.包頭稀土研究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光譜儀是經過探測、分析物質光譜變化來檢測相關物質含量變化,從現有的技術應用現狀,相關單位使用的光譜技術具有更高的精準度,但是存在精度不理想等情況。而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原子發射光譜(AES)出現,能夠完成元素定量、定性分析的檢測。當前原子發射光譜技術能夠對超過70種元素進行檢測,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
在譜線篩選礦物灰分檢測中,譜線儀的選擇會影響最終檢測結果,本文所使用的譜線篩選設備為原子發射光譜儀,采用Morpho軟件,在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平均次數、調整積分時間以及平滑窗口參數的方法測量最終結果。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礦物灰分快檢測的要求,需要合理的參數,避免出現誤差。
(1)波長范圍與采集間隔的設置。在正常情況下,譜線篩選的波長越長,所攜帶的煤炭樣品信息更多,而常波波普可通過投射、漫反射等方法處理樣品數據。而長波譜線儀與短波譜線儀相比價格昂貴;同時波譜范圍寬會增加無用譜線信息而造成干擾現象,導致礦石灰分的關鍵數據丟失而影響測量結果[1]。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設備譜線波長范圍為323.66nm~1115.16nm,其中波長兩端強度弱,容易受到隨機信號的干擾影響。因此在譜線篩選分析中,可選擇中間波動平穩的位置做分析,因此最終選定的波長間隔范圍為0.44nm。
(2)選擇積分時間。積分時間是指在礦物灰分檢測中設備的曝光時間,積分時間長短會影響礦物灰分反射光譜的信噪比,一般在選擇積分時間中可按照下列方法進行判定:①在不同的積分時間條件下,通過對標準白板的反射光強進行測量,每隔20s采集一次測量結果,獲得多次譜線實驗數據。②根據譜線數據,確定不同波段強度對應的標準差以及積分時間對應的光強。③通過全波段相對標準偏差平均值作為衡量光譜的波動性指標。
在按照上述分析后,確定最終的積分時間為1000mm。
(3)平均次數的選擇。一般在光譜采集中,誤差是無法避免的,所以為了保證數據的精準度,需要通過多次測量方法來減少光譜采集中出現的誤差情況。在操作階段,通過在光譜處理軟件中增設“平均次數”這一數據,對光譜曲線做處理。有研究認為,在平均次數選擇中,全波段反射光譜強度的相對標準差本身存在變化特性,隨著平均次數的增加,其平均差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證明平均次數的增加,會改善光譜曲線波動情況[2]。
模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實驗結果的精準度,所以在當前的原子發射光譜技術中,應根據相關關鍵指標進行質量檢驗。
(1)校正集均方根誤差。校正集均方根誤差的計算公式為:

在公式(1)中,RMSECV代表校正集均方根誤差;n為校正集的樣本數量;yi為第i個樣本的參比值;為第i個樣本的預測值。
在數據處理中,校正集均方根誤差值越小則證明檢測結果的精準度更高。
(2)相關系數。相關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在公式(2)中,R代表相關系數;為預測集樣本參比值的平均參數;其他數據解釋與公式(1)相同。
在數據處理中,相關系數R越大,則證明預測值與參比值之間的關聯度越理想,精準度越高。
在原子發射光譜技術的激光光源聚焦后,會在被檢測物體的表面形成一個高密度、高溫的等離子體,此時激光作為光發射源會輻射特征譜線,此時通過采集各種光譜信號,并完成相應的譜線篩選數據處理后,能夠針對目標礦物的氫元素、碳元素、灰分、發熱量等進行有效檢測[3]。
因此基于上述技術原理,本文構建的譜線篩選分析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譜線篩選礦物灰分快速檢測裝置機構圖
在圖1所介紹的結構中,譜線篩選礦物灰分檢測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多通道光譜儀、樣品移動平臺、激光器、計算機等。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當激光通過聚焦透鏡直接作用在礦石樣本表面后,形成等離子體,此時的等離子體信號將會通過45°光纖探頭收取并傳輸到光譜儀中,將譜線經無線網絡、光纖等上傳到計算機上。在實驗期間,可將礦物樣品放置在自動化移動平臺上,經計算機設置樣本的運動軌跡后,保證激光能夠在不同時間照射不同位置,保證了實驗結果的重復性。實驗期間,取0.2mm規格的礦石樣品進行實驗,此時為了避免樣品發生飛濺等問題,取3g粉末狀樣本放置到模具中,通過液壓壓片機,設置碾壓參數為20t,將礦物粉末樣標本制成煤餅樣式,保證其表面平整,之后就可按照上文提出的相關數據要求開展實驗分析。
2.3.1 擊穿光譜實驗
礦物樣品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結果如圖2所示,本次實驗中發現,礦物的灰分結構復雜,這一點較為常見,其中有大量的礦物質元素,如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鋁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都可認為是灰分的組成部分。

圖2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實驗檢測結果
2.3.2 實驗數據處理
在實驗結果分析中,將PLS作為多變量回歸分析的重要標準,并在礦物元素分析的基礎上識別其中的關鍵數據變化。
在實驗期間,發現因為噪聲信號的影響而導致了實驗檢測結果出現“尖刺”問題,證明部分光譜信息檢測結果被干擾。所以在本次實驗中,為了提高各項結果處理效果,在實驗中對樣品表面反射光譜數據做預處理,最終的處理結果思路為:
(1)Savitzky-Golay平滑處理。為了在實驗中能夠有效消除樣品表面出現的反射光譜數據中的“尖刺”問題,在實驗中可先通過Savitzky-Golay平滑處理的方法處理反射光譜數據,針對計算中遇到的平滑窗口數據點,選擇不同的平滑處理,使光譜曲線變得更加光滑。
(2)光譜數據求導。光譜數據求導是譜線篩選技術處理中的常見手段,該技術的優勢就是可以有效解決譜線重疊所產生的數據誤差問題,所以為了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樣本處理數據,相關人員應該正確認識到光譜曲線變化的影響,通過數據求導的方法完成數據處理[4]。
(3)多元散射校正。散射是影響譜線篩選結果的重要因素,在數據處理環節,多元散射校正能夠避免出現光譜曲線中出現的基線偏移情況。
(4)標準正態的變量變換。正態標準變量變換簡稱為SNV,是光譜數據處理的常見方法,其數據變化可以消除因為其他原因造成的散射問題,在經過數據處理之后,光譜數據的反射率范圍會產生一定的改變,而原始光譜數據的變化趨勢并沒有發生變化。
2.3.3 實驗結果
(1)校正集均方根誤差:在校正集均方根誤差計算中,根據實驗檢測結果對不同實驗環境下的實驗數據進行檢測,識別校正集均方根誤差的數據變化。在校正集均方根誤差的數據變化中,礦物樣本的灰分變化與校正集均方根誤差之間存在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樣本的灰分增加與校正集均方根誤差存在負相關關系,灰分越高,則光譜反射曲線逐漸下降,提示RMSECV參數不斷下降,證明數據的精準度越高。
(2)相關系數:在相關系數R的數據分析中,選擇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通過原子發射光譜以采取不同樣本表面反射的光譜曲線情況,此時為了能夠降低外部因素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分別將不同的樣品放入密封環境中做光譜采集,并對不同礦物灰分的相關系數R變化進行檢測。最終檢測結果顯示,礦物灰分變化對相關系數RT的影響較大,并且呈現出明顯的規律特性:隨著礦物灰分的增加,導致相關系數R的數據變化呈現出上升的變化趨勢,提示本次實驗結果的相關系數良好,符合實驗處理要求。
在礦物灰分快速檢測中,采用譜線篩選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且本次實驗結果也證明,通過原子發射光譜儀采集礦物樣本表面的礦物篩選具有可行性,并且在理想的光譜采集條件下,通過對光譜反射率等進行探究實驗,發現礦物樣本在譜線篩選方法檢測中最終檢測結果變化,并且實驗中的相關系數R、校正集均方根誤差等均滿足質量管理要求,提示本次實驗檢測具有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