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風
(臨汾市建筑勘察設計院,山西 臨汾 041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尤其是近幾年,在小城市新建了不少高層建筑。它在節約土地的同時,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火災問題。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高層建筑的定義,建筑高度大于27 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因高度較高,功能復雜,人員密集,玻璃幕墻應用多等等原因,一旦發生火災,只靠外部消防設施撲救極其困難,給人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危害、損失。為了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利益,在建筑設計階段就應該做好消防設施,減少火災危險的發生或在萌芽狀態就消失。
本建筑為一個綜合性的建筑,位于蒲縣蒲伊東街,地下一層,地上十九層,總建筑高度為70.65 米,地下一層為設備用房,地上一層為辦公大堂和餐飲,二層為會議中心,三層為辦公,四~十九層為住宿。為一類高層建筑,地上,地下的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在首層設置了消防控制室。
高層建筑應該“以防為主,防消結合”,所以防這個工作應該從各個方面來完善,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更好的保證火災時人們的生命安全,財產的損失。
本建筑位于蒲縣蒲伊東街北邊,南側距離東街45 米,距離東側原有多層建筑13.00 米(最近),其余兩邊為空地,在其四周距外墻至少5 米處設有寬4.0 米的環形消防車道,并有與蒲伊東街車道連通。在臨街兩側設有消防撲救場地。考慮了這幾個問題后,當建筑內部某部位著火時,能限制火災和煙氣在建筑內部和外部的蔓延,并為人員疏散、消防人員的救援和滅火提供便利的條件。
當發生火災時,火苗會通過對流熱、輻射熱和傳到熱向周圍區域傳播,如果建筑內空間面積大,則發生火災時蔓延擴展快,火災損失也大,為了有效地阻止火災在建筑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我們在建筑設計時要進行防火分區的分隔,分隔后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災的蔓延,降低了火災的撲救難度,給人員的疏散提供了更多的時間。
本工程地下一層分為兩個防火分區,每個設備用房防火分區的面積均小于1000 平米,設備用房的最大防火分區面積為1000 平米。地上部分一二層均為兩個防火分區,三至十九層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每層均設自動噴淋滅火系統),防火分區面積均滿足規范要求。
防火分區間的水平分隔采用防火墻,耐火極限3.0 小時,在防火墻上開設甲級防火門,它能在火災初期和滅火過程中,將火災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空間內,將火災危害降到最低。
防火分區間的豎向分隔采用樓板和窗間墻,樓板的耐火極限為2.0 小時。因高層建筑采用落地式玻璃幕墻的較多,要注意上下層開口之間的實體墻高度不小于0.8 米(設自動噴淋滅火系統)或設置防火玻璃墻,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用不燃燒材料填塞,以防止火災通過幕墻與墻體之間的空隙蔓延。
有好多火災對人的危害來自火災時產生的煙霧,大量的濃煙不能及時排出,對人的健康及生命帶來危害。為了在火災時,將煙氣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為了提高排煙口的排煙效果,要進行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一般采用擋煙設施(擋煙垂壁、隔墻、結構梁等) 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煙氣向同一防火分區的其余部分蔓延。
高層公共建筑中人流比較大,垂直疏散距離過長,人員安全疏散一般采用安全性最大的防煙樓梯間。因將人員疏散至地面時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火災的蔓延速度比人員疏散快得多,而且在火災事故時人的心理狀態也不佳,如果不把疏散設計做好,將會增加人員的傷亡。
本工程地下室設備用房每個防火分區設置了兩部疏散梯,并直通室外,一層開口寬度滿足上面最多人數層的疏散寬度,二、三層設有六部疏散梯,四層以上每層設有兩部疏散梯,寬度和距離均滿足要求。安全疏散設計主要包括人員密度計算、疏散寬度指標、疏散距離的計算。辦公用房的人員密度計算,普通辦公每人4 平米,研究工作室每人5 平米,會議室有會議桌時每人1.80 平米,無會議桌時每人0.8 平米。
為了使消防隊員能夠節省體力,快速的接近著火區域,提高戰斗力和滅火效果,要設置消防電梯,保證在火災發生時也能給消防員安全使用。地下建筑排煙通風條件差,消防隊員通過樓梯進入地下室的危險性比地上建筑高,為了縮短消防隊員到達火場的時間,高層建筑的地下部分均應設消防電梯。
本工程共設置了四部電梯,其中有一部為消防電梯(平時為客梯),層層停靠,每個防火分區一部。消防電梯前室在一層直通室外,方便消防隊員快速的進入。消防電梯的設置和其前室面積均滿足規范要求。
救援窗的設置在建筑的消防登高場地側設置兩個救援窗,高1.2 米,寬1.0 米,距地0.3 米,玻璃應易于破碎,并在室外設置了易于識別的明顯標志。
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場所的的保溫材料、外墻裝飾燃燒性能均為A 級。本工程采用燃燒性能為A 級的巖棉板。把以上幾個方面做好,會大大減小火災的危害,給人們的財產,生命做好保障。
火災時做好逃生輔助設施,自救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遇到火災時一定要冷靜,找到安全逃生方法。逃生輔助設施有避難袋、緩降器、避難滑梯、室外疏散救援艙、縮放式滑道等,著火時能在消防員的輔助下安全逃生。
高層建筑的火災危害性是巨大的,以上只是從建筑設計方面談了談高層的消防設計,給排水、暖通、電氣專業相應做好消防設計,才能更好的預防火災的發生,或把火災消滅在初期階段,以便于火災真的發生時,可以減少損失使其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防消結合,以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