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天津市公路工程總公司,天津 300201)
為了提升公路路面維修質量,結合實際,以廠拌熱再生施工技術為研究背景,在分析廠拌熱再生施工技術應用特點的同時,分別從舊路面翻修施工、再生劑添加施工、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與拌和等方面,詳細論述廠拌熱再生施工技術的操作要點,實踐可知,廠拌熱再生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將路面工程質量提升,對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
施工開始前,首先開展再生瀝青混合料原材料檢驗,若檢測出不合格材料應及時更換或處理,直至各原材料符合標準;為確保就地熱再生施工過程中施工工藝的連續性,在施工前應對參與施工,設備進行檢測,確保施工設備處于最優工作狀態[1];此外,為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暢通、連續及安全施工,組織者應根據實際交通狀況進行交通管制,施工時一般一幅路面雙向通行,一幅施工;銑刨料的清潔程度關乎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最終質量,因此銑刨機工作前,應組織人員對銑刨路面進行清掃,保證施工區域無灰塵及污物。
為充分利用原路面瀝青混合料,舊路面銑刨時應控制銑刨深度,銑刨深度過大會導致基層材料混入銑刨料中,影響再生料質量;銑刨深度過小則使得舊路面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影響后續再生料攤鋪及對路面標高的控制,因此,應將銑刨深度調整至原路面實際厚度。現有路面銑刨技術為多臺 (3~5 臺) 加熱銑刨車前后配合工作,從前到后按照順序對路面進行加熱 (140℃以上) 并銑刨一定深度,后續銑刨機緊跟作業,直至銑刨深度達到預定位置。最后一臺則利用綜合拌和機將拌和好的新混合料、再生劑與收集的銑刨料進行拌和,在此過程中為保證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要求,需要精準控制再生劑的噴灑量及噴灑均勻性[2]。
舊路面進行翻修之后,要根據工程實際條件,按照技術標準進行混合料的配置,合理的選擇再生劑。根據施工工藝的標準,再生劑選擇一般通過下述兩種方式:其一是進行原瀝青材料的加熱處理,通常需要加熱到90℃左右,加熱的同時需要加入適量的再生劑,然后進行拌和施工。
配合比參數確定時,和普通瀝青混合料有著明顯的差異。在該工程項目中,需要根據工程的技術要求來進行馬歇爾試驗,最終確定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加入比例3.9%,油石比為4.1%。根據所測定的混合料性能數據,通過測試之后發現其性能比較高,可以滿足本次工程的施工要求。按照配合比的規定,在設備內實施充分的攪拌處理,目前來說,根據不同設備,可以分成間歇式與連續式的方式。拌和施工環節,要嚴格的控制各項工藝參數,合理的控制再生劑比例、加熱時間、拌和溫度等等參數,以保證其材料性能達到使用的需要。
待綜合拌和設備工作運行時,攤鋪機即可開機準備,首先將熨平板預熱至100~150℃,同時根據攤鋪厚度固定熨平板,固定后不得隨意調整;調整攤鋪機攤鋪寬度至適合位置,合適的攤鋪寬度可有效控制混合料溫度離析和級配離析。開始攤鋪工作時,根據前方銑刨再生速度調節攤鋪機運行速度,隨時檢查攤鋪后的再生混合料溫度,確保壓實溫度不低于140℃。
施工接縫通常可分為橫向接縫和縱向接縫。橫向接縫一般由于因天氣或施工班次影響而中斷施工導致,橫向接縫一般采用鋸縫機將混合料接頭處整平鏟除,后續施工時將鋸縫接頭加熱,涂刷黏層油后進行混合料攤鋪。對于縱向接縫,兩幅攤鋪時應保持一定的搭接寬度,同時通過碾壓加強縱向攤鋪接縫的連接及搭接痕跡。
傳統高速公路養護,主要是把瀝青路面存在的病害問題清理干凈,然后再按照技術要求重新鋪設施工,使用新制作的材料來進行,最終可以消除缺陷問題,提升公路性能。但是這種方式并沒有充分的利用舊瀝青材料,雖然養護質量得到提升,但是成本非常高。而應用廠拌熱再生技術來進行養護施工,可以提高舊瀝青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材料費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綜合效益比較高。
舊瀝青混合料如果沒有有效的利用,會導致其存放場地占用量比較大,給周邊自然環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伴隨著我國環保理念的逐漸深入,對于環保的重視度在逐漸的提高,如果不能有效的處理舊瀝青混合料,會導致嚴重環境污染,給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采用廠拌熱再生技術進行高速公路的養護施工,可以避免環境污染,生態效益明顯。
總之,高速公路養護是保證其性能達到使用要求的主要措施,現代社會中,應用廠拌熱再生技術可以提高舊瀝青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公路性能,可以保證公路項目滿足使用的需要,具備較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對于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