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雋
(貴州省公路建設養護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交通是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交通事業發展速度的加快,公路工程逐漸增多,且施工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當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建設質量仍具有一段可提升的空間,路面施工質量直接決定公路質量,對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出行安全起到重要影響。因此,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需對施工遇到的難點進行合理分析,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解決策略,在施工各個環節都能嚴格把控施工質量。
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了解到當前路面施工存在裂縫、水損害以及路面平整度差等問題。具體來說,裂縫問題是較為常見的公路路面問題,路面出現裂縫具有安全隱患,一定程度會影響到人們的安全出行,在施工過程中,路面出現裂縫有多種因素,具體可概括為兩方面。首先,受到氣候溫差影響,尤其是我國東北、西北等大溫差地區,晝夜溫差大,容易導致路面出現裂縫。另外部分地區存在自然氣候多變的現象,若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降雨、降溫等氣候現象,會影響到瀝青砼結構荷載性能下的混合料強度,從而導致路面出現裂縫[1]。除了自然氣候與溫差問題,公路路面出現裂縫還受到地基處理的影響,受到地質或者水文的影響,路面基底容易被地表水沖刷或腐蝕,路基強度不夠,容易被腐蝕,長此以往會侵蝕瀝青砼結構,導致路面出現裂縫。公路路面產生裂縫對國家經濟、社會以及人們出行帶來的影響較大,是公路工程相關工作人員亟需攻克與解決的難題。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過程中,水損害也是不容忽視的難點問題,會對施工質量與效果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公路路面出現水損害問題主要有降雨與排水等因素。具體而言,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進入尾聲階段,在進行投入運行中一些空氣或者降水會鉆進瀝青砼結構,若雨水進入到瀝青砼結構中的集料層,會嚴重消弱瀝青砼結構強度,之后施工完成,瀝青砼結構強度減弱,再加上公路被車輛輪胎反復來回擠壓,損害路面一定程度減少公路的生存周期[2]。除此之外,在公路工程施工工程中,道路路面排水問題也會導致出現水損害問題,若排水性能差,容易產生積水現象,沒有經過排流會形成積水區,甚至盡管對積水進行排流,但會存在滯留,若積水滯留在公路路基結構處,會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過程中,確保路面平整度也是施工難點之一,導致公路路面平整度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在施工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材料選擇不合理、承載力不足等因素導致路面沉降不均勻,若選擇不合適的路基填料,且方式缺乏合理性,容易導致路基沉縮[3]。此外,若地面多是軟土、松土,承載力不足,并且也沒有嚴格處理與修筑路基,在路基的作用下容易導致路基下沉。除此之外,路面施工中需要嚴格把控混合料配比,并且需要保證材料的質量,但實際操作中,因石料不是由統一廠家與生產設備來生產,石料規格不一,容易導致集料級配發生變化,一定程度影響到瀝青混合材料的壓實度,從而造成公路路面平整度低的問題。
針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原因,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嚴格把控材料與機具質量。原材料的質量對于路面施工質量起到決定性影響,在選購原材料時應做好質控工作,查驗粗集料、石屑等,確保原材料質量合格,從而從根源上來解決問題。另外,施工機具的使用也影響到路面施工質量,同時也會對施工效率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做好施工機具的質控,選擇與使用優良的機具,在施工前進行仔細查驗,以實現施工質量與進度都能達標,解決路面施工中難點的同時,也能保證施工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
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過程中,對公路路面進行攤鋪時,需保證攤鋪的速度,控制在2~6m/min,且保持勻速攤鋪,針對路面交叉口部位,專業技術工作人員應給予指導,引導相關人員更換混合料來進行修整。此外,還應該注意攤鋪技術,對連接層與面層作業不可中止,且不能隨意變更攤鋪速度,避免出現斷層、離析等問題,以確保公路路面的平整度[4]。最后,還應該以設計要求為依據,嚴格把控面層的攤鋪厚度與寬度,若公路路面攤鋪質量不過關,需重新攤鋪,當攤鋪完成,且具有一定的質量,方可進行路面壓實作業。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過程中,對公路路面進行壓實,需保證壓實的速度,控制在2~4km/h,針對初壓環節,在路面攤鋪完成后應及時進行兩遍路面壓實,避免放置時間過長,導致路面出現裂縫問題。針對復壓環節,需合理選擇壓路機,根據實際路面情況來確定壓實的遍數。在終壓環節,通過振動壓路機進行兩遍壓實,直到路面沒有輪跡。
綜上,公路工程路面施工存在裂縫、水損害以及路面平整度的難點,對難點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制定相應的策略來解決,以提升公路路面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