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民
(濟南城建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混凝土指的是由水泥、水以及各種外加劑、摻合料根據相應的比例,經過計量稱重后開展集中攪拌后然后進行出售的,以運輸車的方式將其運送到施工現場的混凝土的攪拌物。這樣就能實現混凝土生產的專業化和商品化的程度,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加快,同時對自然環境產生的污染也比較少,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節約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混凝土施工作業前必須先進行完善的施工準備與嚴謹的施工技術交底,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控制要點的申明與強調,針對不同區域進行科學標注,并做好混凝土振搗時間以及振搗頻率等事項的明確與技術交代。房建施工中要根據周圍環境以及地質條件、天氣情況等進行施工作業計劃安排,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天氣影響,要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進行混凝土施工時間安排。在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前要對施工區域的鋼筋與模板情況進行檢查與記錄,以保證混凝土施工符合需求。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控制好卸料高度,一般不超出2m,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現分層與離析的情況。在對豎向混凝土結構拌合物進行澆筑的過程中,實際澆筑高度應當控制在3m 以內,所采用的下料澆筑方法中,以串筒和溜管等方式比較常見。以豎向結構作為施工對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將混凝土水泥砂漿填充于底部,厚度在50-100mm 之間,以實際澆筑高度為依據,適當提升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通過合理調整,以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可靠。在振搗混凝土拌合物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的實際情況,一旦發現變形或者移動情況,則必須要及時調整,確認修好后方可繼續對混凝土進行澆筑。針對柱子與墻體連接部位的梁板,在實際澆筑過程中,需要先對柱子和墻壁進行澆筑,間隔一定時間之后,在澆筑梁板,這就能夠有效避免混凝土下沉而導致裂縫出現。
混凝土攪拌施工應該保證配合比參數達標,確保其各項參數的計量達到準確度的要求。混凝土上料順序是比較關鍵的,要按照石子、水泥、砂的順序放入。料斗向鼓筒上料的過程中,水泥會將石子、砂固定,避免存在飛揚的問題,同時需要保證水泥與砂不黏連斗底。上料的過程中,水泥與砂先投入到筒內制作成為水泥漿,這樣可以縮短包裹石子的時間,有效的提升攪拌效率。通過嚴格控制外加劑的含量與攪拌時間,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保證其性能滿足使用的需要。
這是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結構的完整性,確保混凝土材料能夠充分填充到模板系統內各空間中的重要操作過程。振搗施工通常分為人工振搗以及機械振搗兩種,在振搗工作量小,混凝土施工結構不大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人工振搗技術,但如果混凝土施工結構較大,則需要選擇機械振搗的操作方式,振搗作業的過程中要做好振搗插拔速度控制,要根據設計好的插入點進行插入作業,振搗施工時間通常為20~30s,振搗設備要深深插入混凝土材料內部,否則會出現縫隙,直到混凝土結構表面不再發生下沉,也沒有氣泡再冒出的時候才算振搗良好。
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混凝土質量一方面要在混凝土的配制過程中作出合理的計算設計,而另一方面也因該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形勢進行水量的調整。可以根據砂石表面和骨料的含水量進行計算,從而推理出配合比。例如,混凝土的骨料在施工過程中很可能由于超遜徑顆粒使砂石含水量低于骨料含水量,但是在實驗過程中由于沒有超遜徑顆粒,混凝土骨料常常處于飽和面干的狀態。面對上述情況,往往需要技術人員針對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利用配合比進行換算,從而配置出符合實際的混凝土。
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對結構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較多,人是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確保技術人員能夠科學嚴謹地進行混凝土施工各環節的操作,才能確保房建混凝土施工質量。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并保證技術考核通過后才能夠進入現場進行操作。
原材料質量的好壞影響著工民建筑工程的安全問題,因此對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控制問題引起重視。為了解決原料問題,主管部門應該針對原材料的質量從采購到最后的存儲保管都有著十分嚴格的把關,避免因為上述的各個環節造成原材料質量問題。工作人員在施工之前的采購過程中應該盡量針對材料的供應商進行背景調查,確保采購的原料供應商具備行業內部的良好口碑和資質。
總而言之,現如今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諸多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被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為切實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必須要掌握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因此未來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要對該項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逐步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切實維護建筑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