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為 徐文杰
(沈陽久合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為保證整體施工的質量和效率,就應當加強對構建運輸以及存放環節的力度,如果在前期的施工建設階段中,沒有具體的規定,就應當在運輸構建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相對應的混凝土等級強度,讓其總體設計強度不應當低于75%,并在后期運輸過程中,根據構件的總體規格和相對應的尺寸強化對構件的編制,從而按照實際需求為其制作相對應的裝卸和運輸方案。
其中應當涉及到相對應的運輸線路、存放場地以及合理的保護措施等,要保證整體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從而以便于在后期減少對材料的磨損度。針對少部分的剛度不對稱以及長寬超出限制的材料,需要對其采用特殊處理,并采取相對應的保護措施對其加以保護,防止出現質量的影響,以至于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難以發揮出高效的施工效果。工作人員要保證存放地點的整潔程度,嚴禁出現雜物,保障儲存地區的排水設施,避免雨季來臨時,大量的構件由于被水浸泡,以至于出現質量上的狀況。
吊裝是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關鍵環節,應該根據施工圖紙的要求開展吊裝工作。應該避免構件在吊裝中出現較大的起伏波動,保持速度的均勻性,防止磕碰和裂縫等問題的出現。管理人員應該明確當前施工中構件的主要形式,以此為依據選擇合理的吊具,防止吊具和構件不搭配引起的彎曲裂縫等問題。在吊裝的過程中應該由專業人員進行合理指揮,協同吊裝施工人員共同完成此環節的施工[1]。
對PC 板進行施工操作時,構配件的整體穩定性要求非常重要,因此要固定好PC 板臨時支撐,防止不穩定性的發生。從預制構件廠把PC 板構配件通過構配件運輸車運輸到工地現場,必須對照安裝技術規范對PC 板構件進行施工安裝。首先根據施工要求把PC 板構按照型號規范排放在一起,然后把PC 板構件上部的預留的吊環固定好,防止吊裝時不穩定,造成安全事故。PC 板安裝施工的過程中,一定控制避免和預制板間出現裂縫,注重整體拼接。整體安裝拼接完畢后,必須進行復查校核,合格后,對拼接點進行混凝土澆筑,由于拼接點承受一定的彎曲力、剪切力、軸力等,所以在對其澆筑混凝土時要根據施工圖紙要求仔細澆筑,使之凝固,增加整體穩定性。
①套筒灌漿連接,在此過程中,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關鍵性連接技術,其中普遍被用于縱向受力的鋼筋連接過程中,能夠保證鋼筋可以處于一種連續性的傳力狀態。此項工程預制柱縱向鋼筋連接方式需要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方式,其最主要的操作原理是在吊裝框架柱套筒內部,放置下層柱受力鋼筋區域內,促使兩者能夠緊密聯系在一起[2]。②螺栓連接,在此項工程樓板以及外掛板連接過程中,需要使用螺栓連接技術,等到外掛板安裝完工之后,采用L 型角鋼進行固定,利用高強螺栓將下層樓板以及外掛板底部相聯系在一起。對其運用螺栓套筒預埋的方式,保障套筒位置能夠切實的符合設計需求,并經過預埋處理之后,再對樓板進行整體性的澆筑。
墻體主要是剪力墻構件,對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要求非常嚴密。墻體混凝土施工澆筑前,在其底面灌注平鋪30~50mm 的與墻體同配合比的減石子水泥砂漿料,減少混凝土內的石子,預防出現漏漿。墻體混凝土的澆筑根據技術標準采用分層澆筑法,此方法施工便捷,從而提升工程質量,由于分層澆筑則對墻體澆筑的高度要求澆筑高度應控制在不超過0.4m[3]。混凝土固化前完成墻體混凝土的澆筑,防止混凝土膨脹開裂的情況發生。
在搭設支撐模板時,應該嚴格根據施工圖紙的要求,保障預制構件安裝的實效性。裂縫問題容易出現在預制疊合板當中,主要是在在疊合板模板支撐的搭設中缺乏嚴格的規定,引起了受力不均勻的問題。在實際施工當中,應該安排專門的安全員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管理,防止不規范操作行為的存在。在處理上下墻體之前的縫隙時,應該采用砂漿密實的方式。在套筒注漿時應該確保密封空腔的良好狀況,混凝土墻體的連接面積會受到封堵砂漿所占接觸面積的影響。為此,應該在處理墻體縫隙時使用模板,在連接截面當中完成漿液的灌注,并對灌注量進行有效控制,能夠有效保障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在預制層和現澆層的交換層施工當中,應該采用合理的定位方法,對現澆層預留的灌漿套筒連接插筋進行處理,防止套筒的對接問題由于定位偏差而受到影響。有效處理外業墻對接縫,也是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應該關注的環節,應該對密封材料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其滿足工程項目的建設要求。防止由于相關工序的忽視而引起的質量問題,避免脫落或者開裂等現象的發生,降低維護與檢修成本。
對于裝配式建筑來說,自身有著諸多優勢,因此便有著非常高的應用率。但由于造成質量問題出現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相關人員便需要展開深入分析,并做好問題總結工作,進而提升施工的整體質量。為了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優化施工技術,要大力發展綠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