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
(輕工業設計研究院(新疆) 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4)
本文所述項目建筑概況為:某地門診住院綜合樓,地下1 層、地上10 層,建筑高度45.6m,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弱電機房設置在本建筑三層,一層安防和消防控制室合用。本文圍繞電氣智能化系統設計展開探討。
本工程按二級防范等級設防。監控系統、其它安防系統管理端設于1 層監控室 (并在弱電機房設分控端);監控室設有與上級110 部分聯絡通道及市話通信措施。消控室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和門禁系統且門禁應與消防聯動,火警時強制釋放門磁。
本工程設高清網絡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系統由視頻解碼器、網絡交換設備、監控管理客戶端、硬盤錄像機、打印機、拼接顯示屏、安防機柜等組成;總平周界、主要車流路徑、走道、電梯廳、電梯轎廂、大廳、前臺、等候區、人員密集區域、社保、收銀、掛號、藥房等設置監控攝像機無盲區覆蓋,ICU、NICU、產房、手術室等特殊區域監控由根據實際需求深化,監控攝像機視頻采用六類網線傳輸。攝像機電源采用POE 交換供給(攝像機本身配置有變電、整流及應急電池),交換機電源由設于電井內的弱電配電箱引入,弱電系統采用集中UPS 供電。
監控系統配置數字記錄器以滿足矩陣切換和數字視頻網絡虛擬交換,切換模式的系統應具有系統信息存儲功能,使得在供電中斷或關機后所有編程信息和時間信息不受影響,能連續記錄攝像機數據(每天24h,連續7d),以便記錄所有監視區的活動情況,并使畫面隨時再現成為可能。當攝像機的探測裝置探測到異常情況時,錄像磁盤上所錄下的在異常情況發生前15S 的那一段將會被保持,以便保安人員追蹤事件的全過程,系統可做時序切換且切換時間1~30s 可調,同時可手動選擇某一攝像機進行跟蹤、錄像。要求每路存儲的圖像分辨率必須≥352×288,且每路存儲的時間必須≥7×24h,監視圖像信息和聲音信息應具有原始完整性;系統記錄的圖像信息應包含圖像編號/地址、記錄時間和日期。
門禁系統由控制主機、電控鎖、門磁、出門按鈕等組成,主要針對消控室、弱電機房、藥房、ICU、手術室、檢驗科等區域設門禁系統(監控室、弱電機房必須配置,其余區域按需配置并預留接口)。門禁與離線式巡更系統可共用管理主機,離線巡更點位以建設方提供點位設計。
基于被防護對象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并實現安全防范管理的目的,如果設防區域中出現突發狀況入侵報警系統會發出報警警示,例如盜竊、惡意破壞或者搶劫等行為。本次設計擬導醫臺、掛號收費、醫保區、藥房、護士站等配置緊急按鈕,避免醫療糾紛。
電梯多方對講主機設于消防控制室,在電梯機房或無機房室頂層位置設置系統分機,轎廂、轎廂頂部、電梯基坑等部位設對講電話,以實現消控室、轎廂等區域等多方對講功能。
按照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適應性、可延展性、先進性、開放性與標準化的設計原則,本項目的網絡信息系統采用開放性體系結構和標準化的協議,所有網絡產品支持標準的網絡與接口協議,以保證不同廠家產品的互聯性和互操作性以及保障網絡的開放性。同時,可以滿足穩定、可靠、高效的需求,因為信息化網絡組建投入使用后要求有相對穩定的環境,對網絡的穩定性要求高,如果出現網絡中斷的現象很可能會造成數據損失和對醫院業務造成經濟損失。并滿足用戶管理的需求,可對全網設備進行集中管理。
本次設計內外網絡都采用兩層網絡架構,接入層采用千兆到終端。管理內網及業務外網采用雙核心萬兆且具有平滑擴容的能力。從接入到核心,全網采用千兆多模光纜,充分保證網絡的可靠性,減少單點故障給網絡帶來的損失。接入交換機選用全千兆交換機,千兆光纖接入核心,千兆到桌面,根據樓層網絡點位數量設置為相應24 口交換機及48 口交換機。
本次外網、電話網等與內網間通過網閘邏輯連接,原則上醫院內網不涉密,內外網控制網可共用線槽敷設,綜合網布線均采用6 類非屏蔽4 對雙絞線。醫生辦、護士站及其他各醫護工作區每工位預留醫院內網點、外網點、電話點,并適當考慮裕量;電梯廳、走道、大廳、各診室候診區等區域適當預留信息屏、查詢屏等網絡接口;走道、大廳、等候區等預留無線吸頂WIFI,機房設AP 控制器。醫院設程控電話,外線暫按50 門,內線暫按800 門考慮。各綜合網系統各后臺服務器、數據庫均設于弱電機房。
出于節能的考慮,設計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針對不同的區域預先設置相應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從而精確地管理不同環境及不同時間的光照度,進而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同時,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中換可以針對熒光燈進行合理的調光控制[1]。且熒光燈運用了有源濾波技術的可調光電子鎮流器,可以減少諧波的含量并提升功率因數,進而降低了低壓無功損耗。
本次設計針對公共區域走道照明進行智能化控制。各類驅動器模塊設于走道照明箱內用于控制燈光,驅動模塊采用DIN 導軌安裝,每個模塊均為標準數化模塊[2]。護士站、服務臺、各科室區域等按需設智能面板,可實現手動和自動控制兩種工作模式。
針對門診科室設門診叫號系統,系統采用總線系統,通過系統集成和配套軟件實現各種功能。系統主要由掛號主機、分診機、叫號分機、顯示屏等組成。
系統包括護士站與各病床(含病房內衛生間)、護士站與各手術室、護士站與各導管室的呼應系統等。對講系統由網絡管理服務器、護士站客戶端和終端分機組成。由每個獨立的護理單元構成護士站客戶端單元,客戶端計算機通過設備管理主機向各端分機發送信息,也接收來自終端分機的信息。管理主機設在各護士站,床頭分機設在各病房床頭,門口分機設在各病房門口,衛生間設緊急呼叫分機,護士站兩側走廊各設一塊顯示屏。床頭分機具有醫護模式(顯示病員基本信息、護理等級等) 和患者模式(顯示今日醫護、費用、輕松時刻等信息),門口分機可以顯示醫生信息、病房類型等,并支持顯示圖像、播放視頻等。
智能化系統集成工程是運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通信技術,集網絡技術、音視頻技術、多媒體技術、環境控制技術、軟件應用技術等于一體的高科技系統集成智能工程,系統集成平臺實現了各個子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各系統的聯動。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統集成范圍有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消防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門禁管理系統、停車場系統、巡更系統等。本次設計根據業主需求預設聯動功能,如門禁與閉路監控、消防與報警系統、消防與樓宇控制系統等,根據不同位置的設備分布情況及不同的功能需求進行相應的聯動配置。如消防報警系統與門禁管理系統聯動:當火警發生時,集成系統自動聯動門禁管理系統對火情附近的門鎖實行強制打開,方便人員疏散。門禁管理系統與建筑設備管理系統聯動:夜間,當某區域內有人員刷卡或有人強行打開門鎖時,集成系統聯動建筑設備管理系統開啟相應區域照明。6.弱電智能化系統的供配電系統設計
根據《醫療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312-2013)[3]規范要求,本工程弱電智能化、安防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供電負荷等級為一級,采用雙電源供電方式,在弱電機房設置末端切換箱,并配置在線式UPS 以滿足不間斷供電要求。系統配電容量設計依據一層中控室涉及的智能化設備、各樓視頻監控系統、機房機柜、服務器等主要設備用電功率綜合,適度預留30%計算出UPS 容量。
防雷接地與安全系統:本工程包括防靜電接地、弱電機房接地、保護接地、屏蔽接地以及醫療設備接地等多種接地方式,積極從多種角度優化綜合醫院電氣智能化系統設計。進出建筑物的信息系統電纜(非光纜),應設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SPD),弱電電源設備應加裝電源浪涌保護器(SPD)。
綜上所述,在進行綜合醫院電氣智能化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科學性、技術性的設計理念,并將設計理念與施工、醫療行政管理科學融合,從而達到規范化建設的要求,為醫生、護士及患者等人員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