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國 路樹香
(聊城電力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山東 聊城 252000)
總體來說,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是電力工程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因為隨著電力工程行業的不斷發展,電力工程建設方對于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重,因此電力工程監理企業要獲得電力工程建設方的認可,就必須順應電力工程建設方對于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去開展工作,將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列為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風險管理是指的管理者對于可能存在的潛在的意外所造成的的損失在事前就進行一個科學的判斷還有全面的評估。按照實際的情況采取一定的科學的手段來進行預估性質的處理。這樣是在主管條件上可以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提前預估處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之中對于安全監理出現的風險具體內容是指在實際的工程項目監理之中在實際的建設工程之中出現的一些安全事故會給監理工程還有涉及到的相關的單位造成一定的損失。在實際的建設工程進行的時候工程監理這個部門是及其重要的。
由于電力工程很多都需要大型起重機械設備,施工機械、工器具等,特別是大型起重設備作業風險非常大,有少數司機不了解作業內容、帶電區域就進行作業,上報的特種車輛車牌子與現場的作業車對應不上、沒有保養臺賬、車輛報廢等問題。監理人員必須嚴格審查報審的大型起重機械設備、施工機械、工器具,經過監理安全簽證后方可作業。
在電力工程安全監理過程中,監理人員起到重要作用,個人水平決定了安全監理工作的質量。目前,很多監理人員自身結構單一,多從設計或其他專業轉職過來,對于工程監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存在不足,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無法有效實施監理工作,無法及時發現監理過程中的問題,影響了預控效果。還有一部分監理人員由于對工程施工方案不熟悉,對新設備和材料也不了解,也增加了監理單位的責任風險。
目前,我國很多電力工程的安全監理單位都屬于國有企業,管理模式比較老舊,已不適應當今市場競爭的需要。在上級分配任務后,安全監理單位對于電力工程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沒有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在風險控制和管理方面嚴重不足,影響安全監理的質量,無法對電力工程中的安全監理風險進行識別和預控。
針對很多現場分包人員管理混亂,管理人員根本沒有登記在冊,更嚴重的是很多現場沒有管理人員、工人沒有參加過培訓就上崗、特殊工種人員無證上崗等問題,嚴格驗證分包商報送的專業分包商投入的項目施工人員的資質、施工機械、工器具等,對現場施工人員對應檢查,核查驗證分包商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施工機械、工器具與資質審查內容、分包合同是否一致,審查分包商施工組織設計、作業指導書、安全施工方案。
在實際的施工之中,作為安全監管方面的額人員需要采用科學而有效的一些管理手段來就控制風險出現的頻率,需要在施工之前就對電力工程企業的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這樣在實際的施工之中是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
明確工程項目中的施工風險評估等級,工程開工前,嚴格審核施工固有風險清冊、動態評估結果和預控措施中三級及以上風險的具體內容是否完整真實,現場負責安全的施工管理人員是否到位,監督檢查輸變電安全施工作業票開具和執行,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促整改閉環,監督施工項目部按時填報風險作業動態信息,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降低工程中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減輕或消除風險的影響。
電力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監理風險,可以借助先進的管理手段來管控。重點對施工容易發生質量和安全隱患的部位進行跟蹤檢查,同時嚴格把控施工材料,加強對施工機械設備的質量檢查。在監理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后,要立即以書面方式通知責任人并簽字確認,通過過程控制,減少安全監理風險。對于較難控制的風險,監理人員要正確認識風險,采取針對性預控措施,以控制可能的安全風險,盡可能地減少企業損失。
安全監管人員自身也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對于風險的識別以及加強各個部門的安全防范意識的相關的培訓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就要培養企業管理者加強對安全監管的管理力度,使企業管理者懂得運用技術的手段來對企業內部進行管理。
綜上所述,電力工程現場施工存在著諸多不規范的行為和潛在的安全問題,問題的產生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導致的,其關鍵還是在于人員,因為不安全的行為基本上都是由人員直接觸發的,因此,在電力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的安全意識培養、人員的安全行為規范,以及安全機制的建立尤為關鍵,這需要在采取針對性安全監理措施的基礎,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機制構建,以提高電力工程監理安全風險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