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萍
近年來,萊西市離退休干部黨工委注重“一統領四融合”,深化拓展“萊西經驗”,通過“五個加強”扎實推進和改進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進一步調動老同志的政治熱情,發揮他們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促進全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健康發展。
一、加強黨建統領。積極發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引導老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求真務實作風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始終緊跟形勢,嚴格用黨章黨規黨紀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組織開展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活動,并送上“政治生日”賀卡,切實增強黨員的政治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增強了離退休干部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疫情期間,老干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動參與到社區(村)卡點執勤,帶領群眾共同抗疫,擔負起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展現了老干部的社會擔當。
二、加強組織融合。將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納入市委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構建起“市委離退休干部工委—鎮街黨(工)委—新村(社區)黨委—離退休干部黨總支部—離退休干部黨支部”五級黨組織新格局。對全市離退休干部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并建立臺賬,做到基層黨建與老干部黨建同部署、同考核、同檢查。在換屆選舉方面,選配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的老同志擔任支部書記和委員,配備黨建聯絡員,黨的組織建設明顯加強。老干部黨支部書記宋建平說:“市離退休干部黨工委這么關心重視老干部黨建工作,作為支部書記,我們一定要把支部工作搞好。”
三、加強制度融合。一是實施“兼職委員制”,探索建立聯席會議機制。老干部黨支部書記兼職新村(社區)黨委委員,每月參加新村網格聯席會議,提報老干部“服務、需求和資源”三大清單,建立完善溝通協調運行機制,實現信息共享,提升老干部黨建融入基層大黨建的“融合度”,筑牢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二是實施首問負責制、“1+N”工作法,建立共享式“一站通”服務體系。在115個新村設立為民服務站,專門落實老干部事宜,提高老干部“滿意度”。三是探索實施融合黨建的“三會一課”和“互動型”“示范型”“實踐型”聯合主題黨日,保證了黨的組織生活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四、加強陣地融合。充分發揮部門優勢,以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和老干部社團四大陣地為中心,積極開展政治學習、集中閱文等學習活動,增強老同志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的政治熱情和政治擔當;開展主題征文、書畫展、棋牌賽等文化養老健身活動,豐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寬老干部視野,凝聚老干部的向心力;開展情況通報、專題調研等建言獻策活動,使老同志在增添社會正能量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自身價值;開展老干部志愿服務,在奉獻他人中快樂自己,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釋放正能量。
五、加強載體融合?。不斷創新活動載體,搭建“頭雁”培育、“菜單式”志愿服務和文體活動三大平臺。一是開展“紅色領航”系列活動,打造“精準服務 溫馨夕陽”“為民服務先鋒”等12個黨建品牌,涌現出昌德松、趙文德等12名黨建工作指導員、23名網格黨支部書記、35個樓院黨小組長、76個黨員中心戶等領頭雁。二是創造性打造由125個老干部志愿組織,1085名志愿者組成的黨群“需送”連心橋——老干部志愿者先鋒服務隊,精準解決文化、醫療、科技等方面357個民生問題。三是組建快樂舞蹈隊、太極拳劍隊、義務巡邏隊等230支“接地氣”的紅色文體團隊,吸引和帶動15萬名中老年人參與,達到了共建共融的融合效果。
中央一號文件督查組來我省開展實地督查
本刊訊 按照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11月5日至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唐登杰率領督查組,到我省開展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督查,省委副書記楊東奇陪同并主持省級座談會,副省長于國安陪同并匯報我省貫徹落實情況。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一級巡視員梁文躍參加相關活動。
唐登杰指出,山東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建立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體系,在穩產保供、現代農業建設、要素保障、基層治理等方面探索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農業農村各項工作成效顯著;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舉措實、抓得細、有創新,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希望山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加快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大力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精心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楊東奇說,開展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督查,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推進落實的鮮明態度,是對山東“三農”工作的把脈問診和全面體檢。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堅持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重大責任,提高站位抓整改,凝心聚力抓攻堅,著眼長遠抓謀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在山東期間,督查組深入鄒平市、萊陽市、齊河縣等地進行了實地督查,與有關同志進行了訪談,隨機進村入戶開展抽查暗訪,并查閱了有關資料。 (丁愛波)
16市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座談會召開
本刊訊 11月9日下午至11月10日上午,16市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座談會在濟南召開。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新舊動能辦常務副主任石愛作,省新舊動能辦副主任王海林,省新舊動能辦各處室負責同志,各市發展改革委分管領導及相關處(科)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近三年以來取得的進展成效,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照“五年取得突破”目標謀劃的明后兩年工作舉措,以及需要省級層面予以支持的政策事項進行了交流發言,并就當前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丁愛波)
全省“十強”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建設中部片區現場會召開
本刊訊 11月5日,全省“十強”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建設中部片區現場會在泰安召開。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新舊動能辦常務副主任石愛作,省新舊動能辦副主任王海林,省“十強”產業專班負責同志,各市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及委內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近年來,中部各市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頭雁引領效應不斷凸顯,產業生態構建能力不斷增強,體制機制不斷優化,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領軍企業+特色園區”的推進態勢和“項目支撐+政策保障”推進機制。同時,也普遍存在創新不夠有力、鏈條不夠系統、生態不夠完善等問題,土地、人才、用能、融資等要素制約明顯。
會議強調,各市、各專班要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目標,以高水平規劃引領集群發展,以強有力龍頭帶動集群發展,以持續性科技創新驅動集群發展,以市場化要素配置保障集群發展,以高層次領軍人才支撐集群發展,以務實管用的政策推動集群發展,以一流營商環境助力集群發展,以高效率工作機制服務集群發展,切實發揮好產業集群“虹吸”、領軍企業帶動以及重點項目強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全力沖刺四季度,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會議還對圓滿完成三年初見成效收官,向五年取得突破邁進作了近期工作部署。 (丁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