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寧寧
中華文明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斗爭史、紛繁復雜的演進史,同時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藝術史、審美史。從遠古巖壁上稚拙粗獷的巖畫,到敦煌莫高窟飛動瑰麗的飛天壁畫,再到文人墨客筆下俊美秀逸的山水草木,觀覽中國藝術,猶如深入叢林的探寶之旅,處處皆風景。
怎樣把這樣的時間寶藏以現代的語言如數家珍地講給孩子聽,對于作家和出版人來說,都是一個課題。這就好比坐擁上佳食材的大廚,要通過精湛的刀工、精準的配比,再輔以精妙的火候和技藝,才能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適口佳肴,步步見功力。
作為一名童書編輯,我一直沒有停止這樣的思考和尋找。及至讀到這套名喚《神秘美術館》的兒童文學書稿,我想,也許找到了一個入口,一個可以引領孩子進入斑斕古代中國藝術世界的入口。這是一套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孩子看的少年小說,通過幾個少年進入名畫《清明上河圖》世界探險的故事,用燒腦驚險的懸疑情節,引導孩子領略中華藝術的絕美遺存,感受中國藝術家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無限探索,獲取中國藝術的正向能量,并從中收獲成長的力量。
作為一部承載了普及中國藝術(或者說傳統文化)使命的兒童文學作品,我想,它必須具備幾個條件,才能成為在孩子的書架上立得住的書——一看得上癮、欲罷不能的故事情節,斑斕多姿、流光溢彩的文化元素,正能量滿格的成長力量,以及作家對藝術的深入思考、對人類精神的詰問。《神秘美術館》是否滿足了上述條件,作為鐘愛它的編輯,說多了有王婆賣瓜的嫌疑,小讀者心中有桿秤,自然有評判。反正我家那只經常被我引誘看稿的適齡“小白鼠”看得很上癮,連讀三天一氣呵成,閑暇也開始關注一直不曾留意的藝術作品,尤其偶遇小說中講到的《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五牛圖》時更是興奮,并時常追問我是否還有第四冊、第五冊的出版計劃。
這就要說到精心烹制這道藝術大餐的主廚——本書作者,文化學者李北山先生。北山先生曾是資深媒體人、出版人,目前是大學特聘教授、兒童文學作家,更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巧的是,他在生活中也是家里的主廚,還曾將給孩子做飯的心得寫成繪本故事。《神秘美術館》本是他創作成人文化讀物之余“當作一種休息”的副產品,是他給兩個孩子準備的獨家課外讀物,沒想過要出版。直到這套書稿遇到資深童書出版人劉蕾老師,它才被喚醒,打造為廣大少年兒童適讀的文化普及讀物遂成為出版方和作者的共識。而我也有幸成為它的責任編輯,為它量體裁衣,為它廢寢忘食。在打磨書稿的那段時日,北山先生為了方便改稿和溝通,甚至租下我們辦公室隔壁的房間,每天也像我們一樣按點上班,一邊撰寫學術論文一邊修改這套兒童文學書稿——聰明人的腦袋果然是雙核的。而我們,也驚喜地獲得了很多串門喝茶聊選題的機會,自然樂在其中。
在編輯過程中,我主要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化繁為簡,二是核實知識。小說原稿情節的復雜程度堪比《達·芬奇密碼》,考慮到少年讀者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理解力,我們對小說進行了適當簡化,收起了個別線頭,使之朝著單線條的故事情節發展,能讓孩子看得懂,進而喜歡上它。此外,書稿中涉及大量傳統文化知識,北山老師做了詳盡的注釋(有如學術論文的注釋一般詳實),我一方面對其進行核實,查閱了《辭海》《中國美術簡史》《古文鑒賞辭典》等工具書,力圖給出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另一方面以幫助孩子了解常識為目標,適度簡化過于詳盡的注釋,并將其中一些特別精彩、有故事的知識點單拎出來,設計了“知識鏈接”欄目,方便孩子做拓展閱讀。
封面是書的臉面,這套書的封面設計,也經歷了三易其稿的推翻重來,終于摸索到目前呈現出的這種打通古今藝境、古意與童趣共融的效果。為了定好封面設計稿,我們在分社內部、本社營銷發行大群都發起過投票活動,并征求小讀者的意見,力圖打磨出恰切妥帖、漂亮有格調的設計方案。在本書的審校過程中,除了三審編輯孜孜以求的審校、打磨,我們還力邀兩位總編級的資深出版人通讀審校,以確保書稿質量。
眼下這道文化大餐帶著作者和出版方的誠意來到小讀者面前:打開它,玩一場驚險的時空游戲吧!解開挑戰腦力和智識的謎題,收獲豐沛的中國文化滋養,汲取不畏艱險、勇敢追求的成長力量。最后,將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小讀者們,它堅定了我為這部書稿傾注心血的決心:“再堅硬的石頭也會化為粉末,再堅韌的宣紙也會腐朽,再恒定的黑白也會蛻變……時間會銷蝕一切,包括藝術所創造的這一切,但時間不能銷蝕的,是人不屈不撓的精神……”
(本文為該書責任編輯手記)
作者簡介
李北山,文化學者,兒童文學作家。先后就讀于四川大學、香港大學、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山東政法學院文化藝術傳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山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及藝術史等課程。作品多次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山東省新聞出版獎、奎虛圖書獎等。兩個孩子的爸爸,以給孩子講述歷史及藝術故事為樂趣。致力于兒童文學創作,以少兒探險小說的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名家推薦
《神秘美術館》:激發兒童好奇天性,開拓少年想象世界。
——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葛劍雄
祖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斑斕迷人的世界,怎樣引導孩子進入它的深處而不迷路,需要一個優異的導游。探險對孩子有著天然的吸引力,《神秘美術館》正是借助這一形式,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張煒
寓教于樂,難度在于打通古今于當下,熔鑄中外于一爐。從這套書看得出,北山先生的講述既立足于歷史文化,又高度重視傳播的效果。透過《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等絕美畫卷映照出中國古代世界,這是對中國兒童文學全新寫作類型的努力探索。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曉峰
借助奇幻故事,用兒童的視角講述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一種創造,沒有天賦不行,沒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也不行。李北山兼具兩種素養,如同一個武俠高手帶我們領略神秘的傳統文化世界,引人入勝。
——詩人,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馬知遙
孩子的書看似簡單,實則最難寫,尤其像這類基于傳統文化的兒童文學作品。這是一個大好的開端,希望“北山中國故事”一直講下去,傳播、傳承好中國文化。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