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發 邊塞
今年以來,按照省、濟寧市人大常委會工作部署要求,鄒城市人大常委會立足更好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強陣地建設、創新活動方式,引導代表深入基層、聯系群眾,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助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為推進鄒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抓陣地建設,在提升能力素質上強化培訓、拓寬渠道
注重在提升代表履職能力上下功夫,促進代表更好地為群眾解疑釋惑、解決難題。一是加強學習培訓。舉辦“法治大講堂”,邀請黨校教師作憲法專題輔導講座,邀請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作專題報告,系統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提高代表履職能力。二是夯實陣地建設。持續加強代表小組活動陣地建設,組織鎮街人大和部分代表小組負責同志赴外地學習先進經驗,高標準推進各鎮街代表活動中心、代表小組活動室建設,共打造提升了67處代表活動中心、代表小組活動室,保障代表開展活動有陣地、依法履職有平臺。三是拓寬知政渠道。制定代表交流視察工作流程,定期組織代表開展跨鎮街、跨行業交流視察活動,向代表通報鄒城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增進代表對整體工作的了解。組織代表參與常委會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工作,讓代表掌握第一手資料,促進他們在助力化解風險方面,做到建議準確、言之有物、客觀公正。四是建立座談機制。堅持邀請各級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參與專題詢問,增強代表履職責任意識。建立常委會會議期間與列席代表座談機制,分組討論時,專門組織召開鎮街人大主席(主任)、基層列席代表座談會,聽取代表的意見,交流代表工作經驗。
抓制度完善,在規范代表履職上守正創新、激發活力
結合制度創新、流程再造,樹立“心系代表、天天服務”的理念,提出并打造了“365”代表之家品牌,全年365天,全天候服務保障,推進服務代表常態化,保障代表履職制度化,讓代表更好履職盡責、為民代言。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加強鎮街人大規范化建設,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人大代表小組規范化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指導各鎮街、各代表小組建立健全學習培訓、聯系選民、接待選民、調研視察、述職評議、履職考核等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活動、以活動促代表作用發揮。二是深化“雙聯系”工作。在“雙建雙聯雙評”基礎上,建立常委會領導聯系鎮街、委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選民的“三聯”制度,每年確定1個月集中開展代表聯系月活動。采取召開座談會、與代表及選民見面等方式,了解代表履職情況,面對面征求代表及選民意見。三是規范公開接待日流程。結合代表小組陣地建設的規范提升,制定代表公開接待日制度和工作流程,每月認真組織開展代表公開接待日活動。重點抓好前、中、后三個環節:活動前,精心制定方案,明確接待主題和具體要求,各鎮街人大發布代表公開接待公告,公開代表姓名、職務、電話;活動中,規范程序,各接待點懸掛公開接待主題橫幅,擺放相關法律政策、文件資料,熱情接待群眾,規范填寫《代表公開接待日登記簿》,對群眾提出的問題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進行登記并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活動后,及時梳理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并匯總上報,按要求轉有關部門辦理,切實讓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落地落實。
抓系列活動,在發揮代表作用上再出實招、務求實效
立足鄒城實際,組織代表開展三大專項活動,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一是開展助力脫貧攻堅活動。印發了《關于做好人大代表聯系扶貧工作村工作的通知》,每名鄒城市級以上人大代表聯系一個村或社區,每名鎮級人大代表聯系10戶貧困戶(選民),定期開展幫扶工作。組織駐鄒省、濟寧市和鄒城市、鎮四級代表共1303人參與遍訪貧困戶工作,進行“戶戶到”走訪。通過“聽、看、查、議”的形式,深入貧困戶家中,實地察看脫貧成效。二是開展助力民生事業發展活動。組織代表參與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對年初人代會上票決確定的民生實事以及重點議案建議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督辦。7月份,市政府在鄒城電視臺對民生實事進展情況進行專題報道,并制作宣傳U盤,發放給代表,加強代表對民生事業等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充分發揮代表示范、引導、橋梁和監督的作用。三是開展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采取“三步走”的方式, 7月15日,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到所聯系村(社區)現場督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提出意見建議。8月18日,依托代表公開接待日活動,突出環境整治這一專題接待群眾,回應群眾關切,幫助解決問題。9月15日,采取市鎮人大聯動,組織省、市、縣、鎮四級人大代表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專題視察,實地察看工作成效,提出意見建議72條,推動建立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