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成對 田宇鵬 劉海軍 冀永峰

摘 ? ?要:富家礦已是生產40多年的老礦山但損失貧化仍是礦山的經濟命脈,能降低兩率無不是礦山的職責和義務。本文主要從現場管理、采礦設計、工程控制、思想行為等幾方面闡述降低兩率方法和措施。已達到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和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目的。
關鍵詞:礦石;損失;貧化;廢石
1 ?引言
礦石開采損失率、貧化率,是反映礦山開采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評價采礦方法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之一。礦石損失、貧化指標是編制采(剝)掘計劃、開采設計、經營管理以及礦山考核的重要內容。損失、貧化管理工作是一項技術與經營互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工作,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群眾性較強,因此管理上要求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為切實做好損失、貧化監督管理工作,提高開采技術水平,充分、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降低礦山開采損失率和貧化率。最終實現降低損失率和貧化率,提高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目標,以及縮短礦山壽命。
2 ?礦山簡史采礦及地質概述
2.1 ?礦山開采歷史簡介
七號巖體于1964年11月6日由物探大隊在礦區檢查磁法異常時發現,同時由102隊進行快速勘探,1965年5月20日提交報告。1966年6月18日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總院設計為地下開采,1967年3月7日變為露天開采,1989年轉入井下開采生產。
2.2 ?采礦方法
富家礦先期采用露天開采,1989年至今采用地下開采,采礦方法為“下自機械化膠結充填法”設計能力18萬噸/年,實際能力達到23萬噸,由于穩定生產需要,礦山在控制采礦能力,實際采礦量20萬/年。
2.3 ?礦床地質
7號巖體走向南部呈300°方向延長,6~8線變為330°,到12線以北又轉為300°,最大寬度40m,最小寬度18m,平均寬度28.5m。深部鉆探工程控制長750m,最大延深533m,最大垂深520m。在平剖面上,巖體均有膨縮現象,一般中部厚,向兩端變薄至尖滅。剖面上巖體傾向北東,傾角75°~80°,呈巖墻狀產出,其縱投影呈不規則的盆狀。
3 ?影響損失貧化的主因素
3.1 ?現場損失貧化因素
3.1.1貧化的主因素
(1)上下盤圍巖的混入量 (2)礦體中夾石剔除程度 (3)充填體質量和挑井充填體(4)在運輸中廢石混入量(5)特富礦中貧礦混入量(6)邊界品位的圈定
3.1.2 ?損失的主因素
(1)上下盤損失(2)充填體粘礦(3)安全損失(4)在運輸中損失(5)邊界品位圈定的損失(6)礦石配比損失
3.1.3 ?降低兩率管理方法
(1)貧化管理:①上下盤圍巖混入量主要是礦體傾角突然變化或采場工人沒有按設計施工。要求地質人員跟班指導,礦體傾角變化過大時要會同生產人員及時修改設計讓下盤分層道沿礦體邊界線施工。提高采場班長和組長巖礦識別能力,能確認比較明顯礦石和廢石;上盤廢石混入主要是進路施工過頭。看好設計快到位時先打探眼放小炮。②加大礦體中的夾石剔除。由于富家礦以前用電耙子出礦可采2米厚的夾石可以直接當礦開采。現在用鏟運機出礦比較靈活又因為相鄰進路為4米(4×2.5×2.5)2.5米分別是轉層高度和進尺深度,通過素描可以準確確定夾石寬度和位置。有利剔除大于0.5米的夾石。③充填體質量和挑充填井充填體混入量。增強充填的強度,保證養生期的時間。以防止充填體大面積而造成貧化。挑充填井時墊毛應為充填體或是廢石等充填井挑透一起單出。這樣即降低貧化率又提高選礦回收率。④運輸中廢石的混入量主要是礦巖混井造成的貧化或二次倒運造成的貧化。主要加強采場工人責任心教育,建立相應處罰獎勵措施。⑤特富礦中混入貧礦而造成的貧化。由于特富礦一般巖相都接處蝕變輝巖要控制這部分礦石混入量首先分析特富礦上下盤巖相關系其次確定回采方法。⑥邊界品位的圈定。因為鎳價格不斷波動在生產中采取一個月的平均價格作為下個月銷售價格,來反算最低可采品位。比如前幾年鎳平均價格格在26萬左右時,富家礦可采品位為0.18%,去年鎳價在10萬可采品位為0.42%。開采和處理無經濟價值的礦巖(即礦石的貧化率大),這會增加采礦和繼后加工的成本,從而降低了利潤產出;低于這個品位的就成為廢石了,大大降低了貧化率。
(2)損失管理:①上下盤損失礦量。下盤損失主要是礦體反傾,為了保障施工安全只能沿老分層道施工,對礦體反傾只能在充填之前一次片下或分次片下減少損失。上盤的損失主要是礦體傾角變緩所造成的頂板已施工到位,但底炮還有礦,通常采取下導硐的方法回采這部分礦體。有利減少上下礦體損失。②充填體粘礦主要是進路頂板和兩幫充填粘礦。加強進路下倒角和底板的標準化平整,可以減少或杜絕粘礦現象,對于粘礦小塊及時用撬棍撬下,對于大塊放炮崩下,有利的減少了這部分礦體的損失。③對于安全損失主要是在沒有回采凈的礦體直接回采不安全而造成的損失。對于這部分礦體,安全的投入小于這部分礦體的自身價值,或是長遠經濟效益對這部分礦體回收。有利的提高采礦回收率。④在運輸中造成的損失主要是從采場到選礦廠之間的損失。別把礦石出到廢石井中 、在運輸過程中要及時清理好運輸物品及途徑的(如溜井及車底和場地等),以減少二次損失。⑤邊界礦體圈定的損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格的波動,礦與非礦的界限即邊界品位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富家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格的波動,礦與非礦的界限即邊界品位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提高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礦山企業采用動態品位指標是必須的。
開采邊界品位的控制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礦床資源開采的經濟效益。有經濟價值的礦巖未采或丟棄,從而導致礦產資源的浪費。總之,邊界品位過高或過低的控制都會降低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提高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礦山企業采用動態品位指標。
C=F[×]K/(P-1)[×]&[×]a
式中:
C——回采邊界品位;
&——金屬總回收率;
a——產品價格;
F——礦石采選總成本;
K——利潤系數;
P——采礦貧化率。
⑥礦石配比損失是較高品位礦石沒有和較低品位礦石按比例出礦導致出礦品位波動較大;造成選礦回收不好尾礦損失增大。因此,要本著貧富兼采達到供礦品位均衡以少這部分礦損失。
3.2 ?設計因素
由于采礦方法的確定損失和貧化也不是一程不變。每個優秀單體設計都能減少宏觀損失貧化量如溜礦井選取、耙道的位置、單體礦塊設計等等。
3.3 ?工程控制因素
備采礦塊都應達工程控制網度(50[×]25)m,從實際來看局部礦體還存膨縮、透鏡狀礦體。因此,應對變化大的礦體加密控制網度;在回采現場應對這部分礦體采取坑探方法回收礦體。
3.4 ?思想行為因素
(1)對區長和班長加強損失貧化意識宣傳,使他們在組織生產回采布置時把損失貧化放在首位。
(2)加強工人對損失貧化實地比照價值觀教育。
4 ?結束語
筆者認為經過這幾年損失貧化的管理在同等條件下降低兩率,首先各級領導對損失貧化重視程度;其次提高作業員工損失貧化意識以及要建立完整損失貧化規章制度并執行落實到位;最后礦山要有較高地質技術水平人員,在現場地質管理人員要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最終實現降低損失率和貧化率,提高資源綜合回收利用能力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