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
(吉林省敦化市水利局,吉林 敦化 1337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身邊的許多建設要求不斷提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也不斷進步。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常常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土石方技術。土石方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應用中較為廣泛,且能夠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該文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土石方技術當前存在的問題,使其能夠更好地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1]。下面主要圍繞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的主要特點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可能會影響工作周邊的植被環境與土壤質量。同時還會排出許多污水,嚴重影響自然的綠色發展。如果在施工附近存在水資源,則會給水資源帶來很大的污染。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必須保障其能夠可持續發展,維護周邊的環境,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情況。為了更好地解決此問題,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創新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的技術,減輕對環境的壓力,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當中,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屬于大型工作,施工相對比較復雜,同時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受到環境與天氣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利水電工程的工作效率以及質量,例如雷雨天氣,地勢問題,竣工情況。通過調查研究,大部分水利水電工程在進行施工過程當中受到的一個阻力就是環境的影響,嚴重阻礙了水利水電工程的進步和發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其他危險[2]。
某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左岸廠房基礎結構以及右岸廠房基礎結構等需要展開土石方開挖施工,其中,土方開挖量為359.24 萬m3,石方開挖量為418.51 萬m3,同時真方量為31.08 萬m3。在工程項目建設以及施工過程中一期上游橫圍堰、下游橫圍堰占壓了二期廠房尾水渠及導流明渠。其中,為了保證整體施工質量,工作人員需要在圍堰填筑前進行開挖施工。其中,土石方開挖技術包括水下土石方開挖、結構基礎巖石開挖以及永久邊坡開挖等,下面以此工程為例對水下土石方開挖技術應用過程中應當注意的相關事項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不同的環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影響工作的效率,帶來一定的危險[3]。不同的地區存在不同的風俗習慣,土壤質量的不同,溫度與氣候的影響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因此在進行建設的過程當中,必須結合建設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在進行施工前,必須由專業工作人員進行土地測量,實地勘察,總結數據,合理分析實際情況,對工作人員進行更好的分配和管理,保障施工的有序進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同時也能夠預測出現的可能性,在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解決。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對其進行質量掌控至關重要。在關注質量的過程當中,還應關注施工材料問題、工作人員技能問題、施工方案,根據所有問題進行總結,及時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對于不同施工階段都需要進行相關的記錄,使每個環節都能找到責任人,方便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同時在施工的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大對工程的管理和監督力度,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保障施工的有序進行。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注意保護環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環境的發展,要求也逐漸提高,因此由于施工會導致給環境帶來污染,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該問題。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設計的過程當中,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環境,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水電水利工程的不斷發展。
在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使用土石方技術進行明挖,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結體形式,通過使用此方法能夠使施工過程在露天的環境下進行。首先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測量、爆破、加固、循環作業,通過做好基礎工作,才能更好地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進行。通過使用土石方技術,能夠提高工程建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然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部分地區為了完成任務,而忽略了自然環境因素,施工人員過多,不采用明挖技術。因此,在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可能會導致不同環節出現干擾問題。
在進行建設的過程當中,可以采取爆破技術。首先在進行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工作者進行監督和管理,檢查工作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是否持有安全工作證和爆破作業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員的工作安全。在進行爆破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下水道或廠房等地區,則一定要關注,是否會對附近的水資源產生污染。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使用爆破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前提必須要觀察周圍的環境,提前了解爆破的難度,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保障爆破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相應的部位設置緩沖孔,并通過精準地計算,能夠更好地保障爆破的進行。以我國著名的長江三峽大壩為例子,在進行大壩修建過程之中,要從一座山中開挖出一條水道,也可以稱之為船閘,這一船閘總長度為兩公里,工程量大,且要在船閘中間位置修建一個隔船墩,這個隔船墩寬度為60 m,深度為50 m,傳統爆破方式無法順利完成任務,而通過新型爆破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精度,使爆破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爆破技術水平有了質的提升,爆破規模和精確度都達到了較高水平。除此之外,為了保證爆破工作順利開展,前期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爆破開始之前要先對破壞環節進行完善,重點檢查爆破器材質量與爆破設計方案等方面內容。
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土石壩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在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進行檢測,保障安全有序進行。首先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選擇填充的方法,主要的填充方法有3種,干填碾壓、水中填土和水利充填[4]。在進行填充的過程當中,必須有相關工作人員,提前對土壤質量進行分析,并根據實際的土壤情況制定相應的填充方案,保障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填充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土或砂的方式進行,不僅能夠促進合理使用,還能減少對附近填充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填充工作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機械設備,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明挖工程中需要注重夯實技術,且該技術的使用至關重要。在實際的工程當中,要求每位工作人員必須按照規范進行工作,防止由于夯實技術而影響工程的進行。例如在進行碾壓的過程當中,需要選擇合理的設備進行施工,同時,根據不同情況,計算碾壓的速度與效率,對實地情況進行更好的測量,進一步保障施工的可靠性。在填充的過程當中,由相關專業人員分析土壤的質量,進一步保障填充的質量。同時通過提前的判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其中,工作人員應當注意要求嚴格按照由低至高的順序進行填筑施工工作,與此同時還應當禁止發生界溝情況。另外,要求控制鋪層厚度始終處在30 cm 左右,并且應當要求工作人員能夠控制各分段作業面長度大于100 cm。除此之外,工作人員應當注意,需要切實保證相鄰分段作業面能夠實現均衡上升,同時,還應當要求將施工接縫產生的可能概率降至最低的水平。最后,應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對施工縫向下挖掘處理。其中,挖掘深度60 cm左右,寬度應當處于1 m 左右,并且還應當切實保障各參數達標后進行回填,回填之后使用蛙式打夯機做好夯實工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水利水電工程數量不斷增多,在進行建設的過程當中,應用土石方技術是很重要的。在傳統的工作當中,土石方技術需要對相關施工地區進行爆破處理。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土石方技術的爆破處理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工程效率,使用相應的智能化機械設備,不僅保障安全性能,還能防止出現其他不良影響。因此在未來的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可以加大對機械設備的使用力度。
綜上所述,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引入土石方技術至關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時還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的有序進行,相對于傳統的施工來說,進一步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因此,為了更好地推進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應該加大對此方面的研究力度,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更好地應用土石方技術,不斷促進建設發展,保障施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