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霖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在全國各地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的幸福時刻,閩東老區霞浦縣老促會主持編纂的《霞浦縣革命老區發展史》問世。這是一份獻給祖國生日的厚禮。
2019 年10 月28 日,屏南縣老促會會長黃德勇得知霞浦縣老促會編纂的《霞浦縣革命老區發展史》出版的消息,馬上發來賀電。隨后黃會長一行3 人,驅車近3 個小時趕赴霞浦學習取經。
他們一到霞浦,顧不上舟車勞頓,直奔主題,如獲至寶地端起新書來看。霞浦縣老促會會長張祖文熱情地向客人介紹編纂此書的過程,詳細地解答客人提出的有關編寫問題。雙方就編纂過程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對如何編纂精品書籍達成很多共識,收到良好的效果。張會長將剛剛出版的書贈送給屏南老促會作為留念。兩縣老促會還就強化老促會工作,尤其是對如何進一步開展老區宣傳工作等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
次日,寧德市蕉城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蘇曉靜一行3 人也聞訊趕到霞浦,親眼目睹《霞浦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的芳容。蘇曉靜副主任為霞浦籍人,十分了解霞浦老區的情況,對霞浦的革命史很感興趣,她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見解,受到霞浦縣老促會同志的贊許。
張祖文會長高興地向客人們介紹編纂《霞浦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的過程。他說,自2018 年5 月中旬,霞浦就啟動了編纂工作,成立編委會和編輯組,聘請霞浦縣統戰部原副部長申閩生為主編,組織了縣委辦、政府辦、黨史辦等15 個單位參與編寫工作,竭盡所能做到目標明確,步調一致,努力打造出精品。一是,篇章目錄的確定。我們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做到寓意深刻,主旨分明,提煉精要,提綱挈領。二是,以時間為經,以史實為緯。盡力做到突出特色,精煉準確,橫不漏項,縱不缺目。三是,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協作。在浩瀚的史海中探尋,在檔案館里查找,深入全縣各個老區村尋訪搜集資料。終于在5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初稿。
霞浦縣注重老區革命遺址遺跡的信息采集工作,每個月均安排人員深入基點村、老區重點村查訪,數十份簡報詳細地記述了工作人員不畏艱辛的工作情景,也最大限度地豐富了《霞浦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的內容。
霞浦縣老促會在全市率先出版《霞浦縣革命老區發展史》,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沒有參照的樣板,一切都靠自己琢磨,史實要求嚴格,既不像革命史,也不是地方志,更不能寫成小說。要從歷史的碎片中整合出一本發展史來,精雕細琢,實屬不易,既要講史,又重在講發展,上下連貫,渾然一體。會議不斷,使用各種通訊工具聯系,成為常態,有時甚至忙到凌晨一二點鐘。有任何想法都得立即記錄下來,生怕遺漏。哪怕是一張不起眼的照片都凝聚了我們多次拍攝的心血。
通過縣際老促會之間的交流,大大拓展了老區工作的思路,對做好老區工作,更好地發揚老區的光榮革命傳統,助推革命老區脫貧奔小康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