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編輯部:
因為公司拖欠我2016年度的勞務報酬,我曾于2018年1月9日向法院提交過訴狀,要求責令公司支付。后由于我沒有按照法院的通知在七日內繳納案件受理費,而被法院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近日,我再次持欠條向公司索要時,公司卻以從2016年至今超過三年,已經過期作廢為由拒絕支付。請問:公司的說法對嗎?
王麗娟
王麗娟讀者:
公司的說法是錯誤的。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但訴訟時效并非一成不變,如訴訟時效中斷就是導致其變化的原因之一,《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即只要當事人已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便必然導致訴訟時效中斷,而不受任何條件限制。
正因為你已經在2018年1月9日提起過訴訟,決定了雖然由于你沒有按時繳納案件受理費,被法院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但訴訟時效可以從2018年1月9日起重新計算三年,而至今尚在三年之內,未超過訴訟時效。
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