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結合聯訓聯演,采取個別座談、集體交流、蹲點解剖等方式,實時采集所屬建制連隊戰時政治工作開展情況,組織官兵座談交流和問卷調查,對部隊開展戰時政治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隨著政治工作逐漸回歸為戰本真,在聯訓聯演中戰時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日漸凸顯,在作戰中服務保證作用和直接作戰功能發揮愈發顯著,但對照圍繞中心、服務中心、保證中心的職能定位仍面臨著“七大難題”。
(一)職能定位偏,服務打贏難。調研中,有的官兵談到戰時政治工作經常是“說起來重要,打起來不要”,自身定位不準確;有的政治干部把戰時政治工作簡單當成一般性業務工作,思想認識層次較低;個別政治干部甚至認為戰時政治工作無非就是開幾個會、搞幾套案、發幾個文、喊幾句話,思維眼界比較窄。如果自身定位不準,思想認識有偏差,戰時政治工作就容易“上級沒要求、下級沒需求”,成為念腳本、走流程的無用龍套,抓秩序、搞保障的邊緣配角。
(二)戰時法規少,工作參照難。目前,我軍戰時政治工作主要依據是《政治工作條例》《戰時政治工作綱要》等,而對于我軍戰時的組織、宣傳、人力、保衛等規定卻分散于不同的政治工作法規中,整個戰時政治工作法規難成體系。而且由于涉及“對敵作戰”等敏感問題,相關法規密級限制過嚴,一些基層單位政治干部對戰時政治工作法規未曾知曉,更談不上如何演練運用。
(三)預案制訂虛,操作執行難。戰時政治工作預案是研究作戰必要環節,也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實時采集建制連隊戰時政治工作開展情況,有的連隊存在情況預想不夠充分、突發情況不會處理、解決辦法與實戰聯系不緊等現象,個別連隊的預案主觀臆斷、空洞無物,完全與實戰脫節,沒有真正從戰斗各環節、全要素上思考籌劃戰時政治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
(四)情況預想單,應對處置難。調研中發現,有較大比例建制連隊的戰時政治工作方案“戰味”不濃,缺乏敵情觀念,是典型的“一廂情愿”“自導自演”的演練對抗。有少數連隊存在兩個極端傾向,一個是畏敵懼敵、妄自菲薄,把敵人想得過于強大,無形中消磨我方戰斗意志;另一個是輕敵弱敵、無端自大,把敵人想得太傻,容易滋生我方自滿情緒。
(五)文書數量多,有效落實難。座談中,一些政治機關干部談到政工要素或為突出自身作用,或因業務不夠精通,或是傳統思維習慣,擬制的文書繁雜冗長,發文的程序還不夠精練;有的連隊主官談道,一場演練下來,政治動員令、戰場紀律規定等戰時政工類文書種類字數很多,讓部隊疲于應對,有的演習導演部還習慣于留痕式評估手段,更是讓基層官兵叫苦不迭。
(六)新老融合弱,創新運用難。通過臨機導調情況發現,有的政治干部不善于利用人才數據庫、政工信息系統等數字化信息平臺,應對處置的方法手段比較單一,思維理念還沒有跟上信息化時代步伐;有的政治機關干部談道,當前政治工作數據庫建立還不完備,指揮通聯還沒有專用手段,經常被其他要素席位“撞車占道”。
(七)能力素質低,發揮作用難。各級能夠第一時間確立戰時政治工作人員編組,明確細化職責分工,但在實際作戰中,一些政工力量臨陣磨槍,有名無實,作用發揮并不明顯。調研中發現,有的政治干部在作戰會上說不上話、插不上嘴,對作戰協同行動掌握不清楚;有的敵軍工作組不會教育轉化戰俘,對敵機械喊話、死板處置,形式化嚴重;有的心理防護組不掌握心理調控方法,不會疏導干預心理應激反應官兵。
這些難題的存在,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概括起來有“六缺”。職能定位缺準:對戰時政治工作演練職能定位認識不足,甚至作為可有可無的要素。法規制度缺位:法規制度不完善,基層部隊戰時政治工作如何開展缺乏權威依據。有益經驗缺失:腦子里只有勝利沒有失敗,敵人成了“傻瓜笨蛋”。困難預想缺真:情況處置設置平庸、簡單,對戰爭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想不真不實不細。專業人才缺少:政治干部開展戰時工作能力不足、經驗欠缺,具體怎么融入兵心搞、如何貼合作戰做缺乏管用的舉措。信息手段缺乏:信息化政工探究不深入,沒有形成有效機制,政治工作指揮信息系統數據庫滿足不了作戰任務實際需要。
習主席強調,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戰時政治工作因“戰”而生、為“戰”而興、伴“戰”而行,解決好以上“七難六缺”,有效發揮服務保證和直接作戰功能作用,應當在以下“五個一”上下功夫。
(一)強化一種意識。戰時政治工作伴隨我軍的成長壯大創立和發展,是我軍戰斗力的重要源泉,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完成戰斗任務的重要保證,是對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具體實踐和生動詮釋,也是我軍政治工作中最豐富、最生動、最精彩的組成部分。每名同志尤其是政治干部,一定要認清“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戰時政治工作更是我軍克敵制勝的不二法寶”,在實際作戰中既要擺正位置、服務中心,更要主動融入、積極作為,在服務保證打贏中彰顯戰時政治工作的強大生命力。
(二)制定一個細則。現在各級對開展戰時政治工作的基本流程是明確的,但對各階段各節點具體開展什么工作、每項工作怎樣具體組織還不夠清楚明晰。必須進一步研究規范戰時政治工作實施細則,區分不同作戰樣式、不同部隊類型等,對戰時政治工作“一個過程”到底有哪些內容、分哪些步驟、達到什么標準等進行統一明確,形成一個基本流程,便于部隊參照執行。確實讓官兵照著學就知道該怎么做,照著做就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真正解決過去那種原則性強實用性弱、規范性多操作性少的問題。
(三)完善一套機制。抓好戰時政治工作研究演練,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作保障。要改變單純靠軍事任務牽引的現狀,建立“學研訓演考”的常態化機制。學研方面,要對主要內容、時間安排、相關保障等進行規范,確保有專業時間、專業教材、專業經費;訓演方面,要把戰時政治工作訓演融入平時訓練之中,采取政治干部單獨訓、依托平臺網上訓、結合訓練分段演、重大演習全程演等模式,推進訓演常態化制度化;考核方面,要對訓練內容逐一制定考核標準、明確獎懲責任,做到有練必考、以考促訓、以考促練。
(四)培養一批人才。抓好戰時政治工作,各級政治干部是關鍵,必須著眼崗位培養、復合培養、加快培養,努力培養出一批真懂真會的政治干部。要抓好在崗學習,采取集中授課、專家輔導、戰例分析、討論交流、難題會診等形式,逐課題逐內容進行學習,切實把戰時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搞清楚;要抓好實踐鍛煉,結合實兵對抗演習、指揮所訓練等時機,加強研究演練,熟練程序方法,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要抓好雙向培育,把院校豐富資源與部隊實踐平臺結合起來,既增加每年戰時政治工作培訓送學指標,又硬化院校專家教授到作戰部隊指導訓練相關機制,切實以交流共享促質效提升。
(五)升級一個系統。聯合作戰是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信息流牽引指揮流是作戰指揮的鮮明特征。政治工作必須適應聯合作戰指揮體系,以軍政一體的信息系統、精準融合的作戰數據、體系配套的方案計劃為支撐,融入指揮鏈運轉,發揮生命線作用。一方面,要改變現有系統僅在機關打轉的實際,把戰時政治工作模塊加改裝到旅、營級單位所有指揮信息系統中去,逼著各級政治干部在演習演練中普遍使用。另一方面,要組織力量廣泛進行調研論證,收集梳理操作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并優化升級改進,研究拿出更加方便實用的指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