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是解決當前部隊管理存在突出問題的根本舉措。新時代,要在厚植“有法必依”的思想底蘊上下功夫、在踐行“執法必嚴”的原則要求上下功夫、在壓實“違法必究”的主體責任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部隊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提升新時代部隊管理法治化水平,首先要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官兵信仰法治、堅守法治,打牢官兵“有法必依”的思想根基。
(一)強化法治教育。開展部隊法治教育是厚植“有法必依”思想底蘊的先導性、基礎性工作。一是創新學習方法。要結合單位和個人的實際情況,對法規制度區分“輕重緩急”,采取劃分等級、點面結合的方法,加強法治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實用性。二是培養法治人才。要走開軍地共同培養法治人才的路子,打造相互支持、相互依托、資源共享、軍地協同、互惠共贏的人才培養格局,為部隊法治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三是豐富教育形式。要更多采用官兵喜聞樂見的“案例教學”“模擬法庭”“參觀見學”等形式,實現部隊法治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二)濃厚法治氛圍。法治文化氛圍看似無形的存在,卻能夠帶來有形的力量,是厚植“有法必依”思想底蘊的有力支撐。一是堅持正面引導。要讓“守法光榮、違法可恥”成為始終弘揚在法治軍營的“主旋律”,引導廣大官兵把法治內化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養,外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二是拓展文化陣地。要通過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長廊和法治文化墻等形式,拓展法治文化實體陣地;要適應“微媒體”時代的新潮流,推進“互聯網+法治文化”,打造覆蓋廣泛的法治文化虛擬陣地。三是加強文藝創作。要積極組織發動所屬官兵自編、自創、自演與法治相關的文藝節目,使官兵在輕松愉悅中強化法治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認同意識。
(三)樹立法治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厚植“有法必依”的思想底蘊必須發揮好法治榜樣的作用。一是發掘身邊典型。要用典型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官兵、帶動官兵,推動官兵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二是學習先進事跡。要引導官兵從法治榜樣身上學習將法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法治素養和“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方式,不斷涵養官兵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三是加大褒獎力度。要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同時加大對法治榜樣物質獎勵的額度和精神獎勵的力度,增強官兵向法治榜樣學習的動力,激發官兵爭當法治榜樣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提升新時代部隊管理法治化水平,關鍵在于嚴格執行部隊管理法規制度,真正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
(一)堅持全面從嚴。令嚴方可肅兵威,命重始足整綱紀。全面從嚴是把握“執法必嚴”原則要求的鮮明特征。一是堅持剛性從嚴。要解決硬規矩不硬、潛規則難除的問題,樹立法規制度執行過程中的剛性,讓法規制度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確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二是堅持依法從嚴。要全面準確執行法規制度,既要防止層層加碼、無限拔高,又要杜絕標準不高、將就遷就,徹底消滅各種形式的土政策土規定,使部隊管理始終沿著法治軌道運行。三是堅持長效從嚴。機制是管長遠、管根本的,要讓部隊管理全程保持全面從嚴的高壓態勢,在長效從嚴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實現縱向到底不斷線、橫向到邊無缺口的長效管理目標。
(二)抓住“關鍵少數”。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就等于抓住了嚴格執行部隊管理法規制度的“牛鼻子”。一是堅持率先垂范。領導干部要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嚴格執法、帶頭辦事依法,堅持立言與立行一致、律人與律己統一,做到“人情”面前原則為先、“關系”面前法紀為重,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二是規范權力運行。要破除“官本位”意識,用法規制度規范權力運行的全過程,堅持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依法治權,打造依法治權的“閉合回路”,確保權力因法而生、循法而行、違法必究,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三是落實考核制度。要優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
(三)守牢平等底線。公正執法是鍛造“投之所往,天下莫當”鋼鐵勁旅的鐵律,也是把握“執法必嚴”原則要求的目標所系。一是堅持“時時平等”。要防止在法規制度執行上打折扣、鉆空子,把制度落實的彈性“選擇時”轉變成制度落實的剛性“進行時”。二是堅持“處處平等”。要充分利用相關解釋、實施細則、答記者問等形式,消除法規制度執行過程中的“灰色地帶”,不管到“哪個山頭”都要唱“同一首歌”,防止出現有些單位“法外開恩”、有些單位“罪加一等”的現象。三是堅持“人人平等”。要始終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因關系親疏而搞“選擇性執法”,不因身份差異而搞“區別性對待”,確保部隊依法管理過程中沒有“旁觀者”,確保法規制度執行過程中沒有“局外人”。
各級要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層級責任,追究違法失責,以此來提升新時代部隊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一)黨委決策責任。黨委依法決策是壓實“違法必究”主體責任的關鍵。一是健全議事規則。提交黨委決策的事項,要事先交由法制工作部門進行法律審查;黨委研究議事時,要有法制工作部門全程參與;黨委決策表決時,要參考法制工作部門的法律意見,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合法性、權威性。二是強化監督機制。監督是黨委決策過程各個環節公平公正的保證,要加強以黨委決策為重點的黨內監督、以情況報告為主的層級監督、廣大官兵有序參與的群眾監督,通過增加“監督關口”,不斷擴大黨委決策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三是完善追責制度。對作出違法決策、錯誤決策、失誤決策的黨委班子成員要評估危害、區分責任、嚴肅處理,推動形成有責必問、究責有力的黨委決策責任追究機制,督促黨委依法決策質量水平的提升。
(二)機關指導責任。機關部門依法指導是壓實“違法必究”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一是扭住官兵主體。要改變傳統指導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充分相信官兵,緊緊依靠官兵,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集中廣大官兵智慧和力量,提升機關落實指導責任的能力。二是嚴格依據法規。機關部門要按照法規制度的要求開展各項指導工作,保證依法籌劃工作、依法部署任務、依法實施指導,做到工作循于法、秩序統于法、忙亂止于法。三是建立懲戒機制。要及時制定機關部門違規違法指導基層的懲戒機制,采取直接列舉的形式,明確懲罰的具體措施,敲響“違法必究”的責任警鐘,高懸“違法必究”的責任利劍。
(三)官兵守法責任。壓實“違法必究”的主體責任,最終要體現在每一名官兵守法上。一是建立誠信檔案。要開發運行官兵守法誠信檔案管理系統,依規依法對每名官兵的誠信守法行為和失信違法行為進行記錄和公示,立起鮮明的守法導向,激發官兵的守法自覺。二是構建評估體系。要科學搭建評估體系的“四梁八柱”,合理設定評估體系的每個模塊,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官兵守法情況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估,要把評估結果與官兵獎懲掛鉤,促使官兵增強對法規制度的敬畏感,切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健全糾錯機制。要依托官兵守法誠信檔案和守法評估體系探索建立覆蓋全員、高效徹底的糾錯機制,堅持有錯必糾、有過必改,督促違反守法責任的官兵深刻分析原因,堅決堵塞漏洞,防止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