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很多人會把“美國衰落”和“中國崛起”兩者一同討論,在這種語境下似乎是中國的迅速發展沖擊了美國的地位。其實,美國的衰落和中國沒有關系,就像美國的貿易逆差跟中國沒有關系,美國工作崗位的流失與中國沒有關系是一樣的。
美國的衰落是因為時代使然。這個大時代并不是中國的崛起帶來的,恰恰相反,是美國的科技創新帶來的。
互聯網時代是美國科技創新的結果。但是,讓美國人自己都要大跌眼鏡的是,它創造的互聯網時代是它自己并不適應的。它的許多東西,包括它的政治制度,它的價值觀念,都和互聯網的天性以及互聯網的本質特征不相兼容。
政治制度一直是美國引以為榮、引以為傲的??汕∏∈撬^的民主制度和互聯網帶來的許多新的變化都不兼容。例如,美國要想搞成高鐵這樣的項目,它的制度要求提案必須通過議會才能進行??墒敲恳淮沃灰凶h案或提案出來,美國的利益集團,例如高速公路利益集團、鐵路利益集團、航空利益集團等,都會派出它們的游說團隊去游說國會、議會,不讓這樣的法案通過。美國人的價值觀也會和高鐵沖突。美國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是民主、自由、人權,所謂自由和人權,就是在保護私人的權利,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要搞高鐵,毫無疑問就會面臨土地的征用,會面臨拆遷,甚至強拆。當一個釘子戶出現,高鐵的設計師就得修改方案,專門為他拐彎。高鐵拐一個彎是沒問題的,但如果第2個、第3個甚至更多釘子戶又在前面出現了呢?所以說它的政治制度和它的普世價值觀本身,都是和互聯網帶來的許多帶有效率性的變化相沖突的。
美國為什么搞不成共享單車、移動支付?因為所有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就是讓渡部分個人隱私權。如果要保護隱私,就不能接受讓渡個人的權利,帶來的結果就是整體社會效率的低下。今天美國和中國的發展效率之間越來越顯示出一種差異來。
中國民眾由于讓渡了部分公共場所的隱私,使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安全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這就是我們在讓渡一部分權利給互聯網之后,獲得的社會效率的整體進步。
我們現在越來越看清楚,在互聯網時代,在區塊鏈即將普及的時代,實際上每個人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會讓渡出去。
西方國家越過這一步,是需要和它的制度、價值觀作斗爭的。而對于中國來講,我們幾乎不需要斗爭就直接走到這一步。
那么誰走得更快呢?顯然在互聯網時代中國人走得更快,所以說中國的互聯網經濟更有效率,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種深刻的變化,是美國人在發明互聯網的時候,并沒有真正意識到的?;ヂ摼W是六親不認的,它不會由于你是互聯網的發明者,而對美國格外網開一面。
跟不上趟就是跟不上趟,你不能運用互聯網帶來效率,那就是帶不來效率,它不會獨獨給美國留下后門,這就是美國今天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