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民委公布2019年度全國民族工作優秀調研報告評選,湖北省參評報告《少數民族群眾有組織來鄂務工現狀、趨勢及工作措施》《以社區管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調研報告》分獲一等獎和優秀獎。目前,省民宗委先后有3項成果在全國民委系統獲獎,4項成果獲得省領導肯定性批示,另有多項已轉化為地方性法規和政策性文件。(湖北省民宗委政策法規處 江莉)
2020年9月8日,由湖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共同舉辦的“西藏山南市2020年湖北就業援藏企業專場招聘會”在山南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為幫助和促進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到內地實現就業,此次招聘會上,湖北省有41家事業單位提供崗位42個,36家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提供崗位500余個。(湖北省民宗委 莊輝錦 尹秦玲)
經湖北省政府同意,日前,湖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委會成立。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籌備和組織等日常工作。組委會的成立標志著湖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籌備工作正式啟動。湖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全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競技水平最強的民族團結和民族體育盛會,每四年一屆。湖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于2022年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舉行。(湖北省民宗委民族二處 郭用德)
2020年9月9日至11日,湖北省民宗委組成調研組赴河南省考察調研宗教信息化建設經驗,推進“互聯網+宗教治理”。考察組與河南省民宗委、建行河南省分行信息化建設負責人座談,聽取河南宗教信息化建設的情況介紹,參觀河南省宗教管理大數據指揮中心,通過場景演示、現場操作,了解河南省宗教工作信息化建設理念和功能,切身體會宗教大數據智慧平臺在實際工作中的高效便捷和廣泛應用。省民宗委、建設銀行湖北分行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有關方面負責人隨同調研。(湖北省民宗委辦公室 李智)
2020年9月17日,湖北省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講團召開宣講備課會,討論研究新修訂《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宣講提綱。為統一宣講口徑,確保宣講質效,省民宗委針對不同受眾對象,分類撰寫新修訂《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宣講提綱,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宣講大綱內容翔實、條理清晰、解讀接地氣,對開展宣講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湖北省民宗委政策法規處 覃辰愷)
2020年9月16日,湖北省咸寧市人大聯合市委統戰部(民宗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咸寧行進瑤村“送醫療、送文化、送安全”等系列活動。活動現場,市人大常委會、市醫保局、市林業局分別向通城縣大坪鄉內沖瑤族村捐贈了5000多元防疫物資、4萬元藥品及1萬元防火器材。來自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腎內科、老年病科等科室的六名醫生專家現場把脈問診,為村民免費看病,受到瑤鄉村民的一致好評。(湖北省咸寧市民宗委)
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項目推薦入選名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利川燈歌傳承人譚琴琴成功入選,是利川市唯一入選的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利川燈歌是當地土家族人逢年過節時沿街沿村,劃地為臺,以彩龍船、車車燈為主要道具的一種傳統民間歌唱,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湖北省利川市民宗局彭馨)
近日,湖北省荊州市政府印發《荊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委員單位名單的通知》,確定了27個政府工作部門為市民宗委委員單位,標志著荊州市正式建立民宗委委員制度。《通知》明確了委員單位的共同職責和具體職責,要求市、縣(區)健全完善一體化運行體制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民宗部門牽頭負責、其他部門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格局,這將促進民宗委委員制度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在荊州市落細落實。(湖北省荊州市民宗委)
近日,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赴藏支教項目獲評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自2014年湖北文理學院組建首批“格桑花”赴藏支教團隊以來,先后9批共45人次大學生赴藏支教。支教團隊先后榮獲“西藏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獎、“荊楚楷模”年度人物、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等10多項省(市)表彰。(湖北省襄陽市民宗委)
2020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農牧民技能培訓座談會在漢藏文化交流中心(基地)召開。在漢培訓期間,學員先后參加了養殖技術及農業產業化方面知識培訓,考察學習了武漢宏農公司蛋雞養殖區和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實地觀摩了漢藏文化交流中心(基地)、現代農業展示中心和村級養殖小區建設項目。學員們紛紛表示,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與幫助,一定會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努力提升養殖能力,當好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和排頭兵,幫助更多農牧民通過勤勞致富過上更好的生活。(武漢市民宗委 孫海東)
2020年9月4日,在湖北省民宗委的協調推動下,中南民族大學與中南神學院就宗教院校公共課教學資源共享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商定由中南民族大學派遣專業思政課教師,在中南神學院開展日常性的思政課教學。近年來,為切實加強宗教院校思政課建設,推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南神學院著力抓好“教材”和“教師”兩個重點,統一公共課教材,建立思政課師資庫,與駐地高校合作開展公共課教學,推動建立宗教院校公共課教學長效機制,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湖北省基督教事務服務中心)
為全力推進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助力民族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9月23日,“浙江·湖北”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暨民族團結進步共建活動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舉辦。本次活動由浙江省民宗委、湖北省民宗委、浙江省人力社保廳、湖北省人力社保廳、恩施州人民政府主辦,旨在搭建供需平臺,促進民族團結共建,緩解湖北省企業用工難題,幫助恩施州求職者實現就業,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提升貧困戶“造血”能力。浙江省40家企業現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近8300個。(湖北省恩施州民宗委 張思齊 唐堯)
近日,武漢市江夏區發改局赴神農架林區下谷坪土家族鄉實地查看2019年對口支援項目的落實情況,對接2020年對口幫扶工作。座談會上,雙方簽訂了2020年區域扶貧協作協議,落實2020年對口幫扶資金900萬元。江夏區表示將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民族鄉村加快發展的意見》要求,支持下谷坪土家族鄉在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事業等各方面加快發展。(湖北省神農架林區民宗委 楊倩倩)
近日,鄂州市民宗委制定并印發了《宗教活動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方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宗教事務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按照黨委領導、屬地管理、宗教活動場所負主體責任的基本原則,結合鄂州實際,條款式明確了區級宗教事務部門和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職責,清單化細化了日常管理任務及標準,著重強化了宗教活動場所在查改火災隱患、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和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具體責任與能力要求。(湖北省鄂州市民宗委 陳俊)
日前,湖北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通報2019年度省直單位脫貧攻堅工作考評結果,省民宗委被評為“綜合評價好”等次。至此,省民宗委已連續5年在省直單位年度脫貧攻堅目標責任制考核中獲評最佳等次。(湖北省民宗委民族一處 商振華)
2020年9月24日,“慶豐收·迎小康”2020年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隊走進長陽活動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隆重舉行。活動中,“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鄭家榜村“榜上有名”命名活動引起廣泛關注。近年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先后建成了國家5A級景區清江畫廊的核心景點都鎮灣鎮莊溪村、國家4A級景區清江方山的核心景點龍舟坪鎮鄭家榜村。其中鄭家榜村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牽引,高起點、高標準實施特色村寨保護工作,村域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宗局覃芳敏)
2020年9月25日,由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湖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湖北·昭君文化旅游節在宜昌市興山縣開幕,來自內蒙古、山西等省市的昭君文化愛好者和“昭君文化聯盟”成員齊聚昭君故里,共同啟幕旅游節。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弘揚昭君文化、發展美麗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將舉行興山鄉村振興試驗區鄉村旅游推介、昭君故里美食節、興山民俗展演等9大活動。(湖北省興山縣民宗局)
2020年9月27日至30日,全省民族健身操教練員及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利川舉行。來自全省部分高校、17個市州和10個民族縣的民族健身操教練員、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培訓。據了解,民族健身操(2018年普及版)是由國家民委和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專業人士挖掘、整理和創編的,融合了維吾爾族、蒙古族、土家族等20多個民族的舞蹈元素,具有很強的民族性、觀賞性、群眾性、競技性。(湖北省民宗委民族二處 郭用德)
2020年9月29日,湖北省民宗委印發《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命名辦法(試行)》。根據《辦法》,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實行動態管理,命名有效期限為5年。已被命名5年期滿的,須重新申報;示范區示范單位實行復檢復驗制度,由省民宗委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組織力量對其回訪抽查,定期組織開展“互觀互檢”活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及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原則上從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中產生。(湖北省民宗委民族宗教關系協調處 關迎)
2020年9月30日,湖北召開全省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向全省宗教界發出倡議,要求各宗教團體全面落實開展“國好·法大”教育實踐活動具體措施,高起點謀劃,全方位推進,分類型開展,全過程督導,凝心聚力,砥礪奮進,推動“國好·法大”教育實踐活動落地見效、走深走實,共同維護全省宗教領域團結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為助力省域治理現代化和湖北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湖北省民宗委宗教一處 趙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