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剛,馬智德,晏齊勝
(1.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蘭州 730050;2.甘肅省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甘肅 蘭州 730050)
考慮到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地質自然資源呈現出基數大、種類多的復雜性特點,這就意味著針對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的難度相比以往具有明顯提高。傳統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的現實需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普遍存在經濟支出數額大以及造成人力成本投入等問題。因此,對于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的優化設計是勢在必行的,必須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基于持續開發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其本質上屬于信息管理系統,本文結合張定祥等人提出的空間大數據技術在土地基礎數據集成管理系統建設中的應用中表明,通過數據集成在云中部署應用和服務的新技術實現管理系統便捷的管理功能[1]。
本文以此為自然資源研究依據,進行一種新型基于持續開發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通過硬件以及軟件兩部分設計,致力于為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的優化設計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綜合礦山的現場環境,系統硬件服務器端硬件環境為:CPU4核奔騰2.666,內存4G以上。在系統硬件方面設計了上位機、微控制器以及存儲器[2]。配備硬盤、鍵盤、鼠標等一些基本硬件,但這些基本硬件不作為此次研究重點。
由于生態系統是一個具有尺度依賴性的概念,隨著問題尺度的變化,其范圍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礦山采用生態系統方法時必須明確自然資源系統的范圍。確定生態系統邊界需要考慮氣候、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因素。在由自然邊界確定的生態系統中,各種生態過程(如水循環等)相對完整,這便于監測生態系統的變化和尋找導致生態系統變化的原因。流域生態系統就具有這樣的特性。以流域邊界來界定生態系統,不僅具有操作上的簡單可行,而且便于向公眾解釋(流域的概念已經被公眾理解和接受),因此,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以流域作為其實施生態系統方法的基本單元。目前,關于生態系統方法在流域區域尺度上的應用相對較少,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的五大湖流域管理中的應用。
在本文設計的基于持續開發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軟件中,主要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進行設計,并結合持續開發的理念,進而實現系統對地質自然資源的管理能力。具體設計內容,如下文所述。
將采集到的地質自然資源數據組成一個數組,進行地質自然資源特征向量定位[3]。地質自然資源特征向量定位的具體流程為:首先,將提取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信息動態化的整合成一個特征參數數據集合;其次,根據參數的特征對其進行地質自然資源管理信息特征向量的定位,并對不同的地質自然資源劃分對應的近似類型;最后,嚴格遵循隸屬接近數值原則及管理距離最小化的原則,對地質自然資源管理信息進行模糊識別。
在完成地質自然資源特征向量定位的基礎上,為滿足持續開發的前提條件下,必須利用持續開發部署多臺JenkinsSlave,進而提高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的效率。基于持續開發的理念,采用豐富的插件,提供系統充足的觸發事件,可以方便的執行Maven腳本、Shell腳本以及window批處理命令。持續集成地質自然資源的過程可通過進行表達,設持續集成地質自然資源的過程的表達式為I,則其計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在公式(1)中,w1指的是地質自然資源第一次出現的權重值;W2指的是地質自然資源第二次出現的權重值;n指的是信息在資源中出現的次數;d指的是地質自然資源的反相信息頻。采用上述計算公式,可得出持續集成后的地質自然資源,并以MySQL為統一格式進行地質自然資源優化融合。通過將地質自然資源進行持續集成,提高地質自然資源管理效率,避免重復的管理操作,降低地質自然資源管理成本投入。
在持續集成后的地質自然資源中,當地質自然資源的權值越大,說明它在系統中出現的次數較多,說明它對區分資源類型的能力就越大[6]。由于地質自然資源的大小有所不同,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需要對權重進行標準化處理。設標準化處理地質自然資源權重方程式為f,則其計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

在公式(2)中,t指的是持續集成地質自然資源所需時間;i指的是地質自然資源個數。通過上式的計算,能夠將地質自然資源的權重值統一到[0,1]之間,在后續的地質自然資源綜合管理中提供了基礎。設地質自然資源綜合管理的表達式為Q,則其計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

在公式(3)中,B指的是原始的地質自然資源信息集合;X指的是多種管理方式。通過公式(3)可對地質自然資源基于持續開發進行綜合管理,進而實現了系統的管理功能。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種最優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但要使這種發展觀成為一種發展現實,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條塊分割、信息閉塞、隨意決策的管理體制與機制,建立能夠綜合調控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以及和環境結構與功能、信息反饋靈敏、決策水平高的體制與機制,即建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系統。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系統,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證明本文設計的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將基于持續開發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應用在地質資源開采或者開發時。根據實際應用結果表明,運用本文設計的系統進行地質資源開采或者開發,能夠有效減少人力成本投入,減少經濟支出。因此,可以說明以持續開發為首要前提才能保持經濟效益最低,又最能將工程完整的完成。
自然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是在一定的區域空間進行的。主要受自然礦產地質資源種類、儲量(數量)、質量(品位)賦存和分布情況,以及自然環境、經濟、技術、人口等要素的影響,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如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黃河上游能源和有色金屬基地、新疆石油天然氣基地、六盤山能源原材料基地等都表現出明顯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地域性特點。因此,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要從區域自然資源特點出發,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自然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區域發展模式。
通過基于持續開發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應用,能夠取得一定的研究過程,證明本文設計的系統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可現實投入應用。希望通過本文設計的基于持續開發的地質自然資源管理系統,能夠吸引更多學者對地質自然資源管理方面的關注,為更好的指導地質資源開采或者開發提供系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