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民的需要與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賡續進展

2020-11-30 09:20:15李旭華
理論導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摘?要:人民的需要是中國共產黨推進民生建設的根本動力。人民的需要的動態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目標的賡續發展。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需要經歷了對溫飽生活的渴望、對富裕生活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歷史演進,由此分別構成了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起點、新階段和新航標。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代,黨根據人民需要的動態演進展開了賡續的民生建設實踐,實現了廣大人民群眾民生的不斷改善。從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的民生建設實踐,中國共產黨成功解決了人民的基本溫飽問題;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國共產黨逐步使人民富裕起來;在“五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正帶領人民向美好生活不斷邁進。

關鍵詞:人民需要;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20)10-0067-06

基金項目: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特殊路徑研究”(15BKS013);貴州省201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研究”(18GZYB16);貴州師范大學2014年博士科研啟動項目(社科博[2014]10號)。

作者簡介:李旭華(1980-),男,江西吉安人,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貴州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人的需要在橫向上是一個量的擴張過程,在縱向上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進程。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人民的需要推進民生建設,不斷拓延民生建設的內容,實現民生的賡續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從人民的需要視域出發系統揭示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賡續進展,有助于深刻認識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性。

一、人民的需要: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根本動力

人的需要是人們從事一切活動的動機和歸宿。馬克思說:“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盵1]286人們所從事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改善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中國人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根本動力。

在人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人們總要產生這樣那樣的需要,這是由人的本性所決定的。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1]514。人不是抽象物,而是“現實的人”。作為現實的人,受肉體組織的制約,為了保證自己能夠存活,必然要產生對基本的物質生活資料的需求。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盵1]31因而,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成為人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通過物質資料生產實踐,人從自然界索取到物質和能量,解決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之需。所以,物質生產實踐對于人類而言具有根本意義。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只要脫離了物質資料生產,必然會陷入亡國滅種的困境。因此,馬克思指出:“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2]由此可見,物質資料生產構成了一個國家、民族生存的根本,組織和領導物質資料生產成為執政黨最基本的民生建設。

中國共產黨秉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高度重視物質資料生產,把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作為民生建設的基礎。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十分重視為人民群眾謀取物質利益,改善民生。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明確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3]629毛澤東指出,黨第一方面的工作就是要組織、領導人民群眾,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加他們的物質福利”[3]629,并強調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與文化程度”[3]630。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進一步闡明了通過發展生產改善民生的觀點,指出,“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須兼顧”[4],“如果大家生活不提高,革命就沒有必要,因此生活福利都要逐步提高”[5]。改革開放后,針對中國人民物質生活資料十分匱乏的狀況,中國共產黨強調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黨的十三大制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要求:“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盵6]1745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斷增大中國的經濟總量,改變中國人民貧窮落后的面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功地堅守了民生建設的根基。

同時,我們應當看到,人是社會的存在物,人的需要具有多維性。與動物肉體支配下的需要不同,人除了基本的物質資料需要,還會產生確證自身價值的享受和發展的需要。一方面,人通過有意識的實踐活動使自己對物質生活資料的需要得到滿足;另一方面,人通過“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 [7]162展示了自己的本質力量,深刻地表達了人對類存在物“自由自覺”狀態的價值追求。由此可見,人的需要超越了肉體的支配,應由多方面的內容構成。正是基于此,中國共產黨在民生建設進程中不斷拓延民生的內涵,在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同時不斷加強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盵8]11十九大后,中國共產黨根據人民需要的變化,把民生建設的內容由過去的“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9]68提升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8]45,極大地豐富了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內涵。

二、人民的需要的動態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目標的賡續發展

人是歷史的存在物,因而,人的需要具有動態性。從歷史發展的縱向上來看,需要與實踐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人們通過實踐滿足自己的需要,又在實踐中產生新的需要,由此決定了實踐的無止境。因此,民生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中國人民需要的動態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目標的賡續發展。

(一)人民對溫飽生活的渴望: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起點

物質需要是人的第一訴求,是維持生命體存在的基本條件。人在饑餓的狀態下就會產生對食物等基本生活資料的需要,渴望過上溫飽生活。馬克思說:“饑餓是自然的需要;因此,為了使自身得到滿足,使自身解除饑餓,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自身之外的對象。饑餓是我的身體對某一對象的公認的需要,這個對象存在于我的身體之外,是使我的身體得以充實并使本質得以表現所不可缺少的?!盵7]210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以解除人民饑餓、實現人民溫飽作為民生建設的起點。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導致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極端貧困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成立時,中國正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階級腐朽沒落。資本-帝國主義勢力憑借攫取的經濟、政治特權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逐步操縱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帝國主義者掠取了中國遼廣的邊疆領土、島嶼和附屬國,做他們新式的殖民地,還奪去許多重要口岸,做他們的租界,并自行把中國劃成幾個各自的勢力范圍圈,實行其專利的掠奪事業?!盵10]122-123中國不僅喪失了關稅自主權,而且鐵路、礦山、商埠、銀行等盡落入帝國主義勢力的魔掌中。三分之一的鐵路為外國資本家所有,其余的鐵路則直接或間接被外國債權人控制。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下,中國人民尤其是廣大農民窮困潦倒,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巴鈬唐啡绯钡妮斎?,漫說布匹紙張之類,舊有的針和釘都幾乎絕了種,因此生活程度日漸增高,三萬萬的農民日趨于窮困,數千萬手工業者的生活輕輕被華美的機器制造品奪去,而漸成為失業的無產階級?!盵10]123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終于被推翻。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性的執政黨,但中國共產黨從國民黨手中接收的是一副爛攤子。在戰爭的破壞下,國家滿目瘡痍,經濟瀕臨崩潰,大量工廠倒閉,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加之反動勢力長期對中國人民敲骨吸髓地剝削,人民生活極度貧困。

面對國家的貧弱、人民的貧困,消除饑餓、實現溫飽成為人民的迫切需要,由此構成了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起點。毛澤東指出:“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衛生問題,婚姻問題??傊磺腥罕姷膶嶋H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盵11]因此,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把恢復生產作為工作重心。1949年12月,周恩來在《當前財經形勢和新中國經濟的幾種關系》中指出,新中國的基本任務是生產,但當前必須把經濟恢復作為生產任務的重心,強調:“整個說來,當前各方面首先是需要恢復,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毛澤東同志說過,三年五年來恢復,十年八年便發展。如果我們能在三五年內達到或超過戰前水平,那就很好了?!盵12]改革開放后,黨的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傊?,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的吃飯問題視為“二十世紀劈頭第一個大問題”[13],堅持把解決溫飽問題作為民生建設的起點。

(二)人民對富裕生活的期盼: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進入新階段

20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基本上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但實現溫飽僅僅解決了人的較低層次的生存需要,不可能支撐人的全面發展。溫飽問題解決后,中國仍須面對人口多、底子薄的現實國情,“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居于世界后列”[9]475。突出的景象是:生產力不發達,生產的社會化程度不高,商品經濟不發達,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所占比重大;地區發展不平衡,“一部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同廣大不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同時存在”[9]475;人民群眾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存在大量的文盲半文盲;農業人口多,占全國人口的五分之四,生活狀態落后,“基本上還是用手工工具搞飯吃”[9]475。因而,在溫飽的基礎上,中國人民迫切希望過上更寬裕、更殷實的日子,由此產生了對富裕生活的新需要。人民對小康生活的期盼把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建設推向新階段,帶領中國人民富起來成為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新目標。

使人民富裕起來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鄧小平深刻地指出:“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是要逐步發展生產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在中國現在落后的狀態下,怎樣發展生產力,怎樣改善人民生活,這個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盵14]512-513在思考人民富裕的問題時,鄧小平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什么樣的生活才算“小康”?鄧小平最初的設想是人均達到1000美元,“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15]。鄧小平說:“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小康社會,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盵9]456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黨對“小康”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構思了“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兩個階段性的建設目標。中國共產黨認為,20世紀末達到的小康是發展很不平衡、低水平、不全面的總體小康,必須以此為基礎繼續前進。因此,在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的基礎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被提上議事日程。

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們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這些都是帶有階段性、根本性的變化。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6]1109-1110為了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黨的十五大提出:21世紀頭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6]891。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出要在21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6]1249。黨的十六大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成為社會的主旋律,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分別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全黨“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8]27,結合當前實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8]28。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以建設小康社會為主軸,確立了帶領人民逐步富裕起來的民生建設目標。

(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新航標

在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中,人的需要的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榜R克思、恩格斯曾經把人的需要劃分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三大層級,三者密切聯系在一起?!盵16]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后,人們會產生新的需要。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國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9.2 倍”[17],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人民逐漸富裕起來,不僅徹底解決了生存危機,而且為人的全面發展積累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在物質民生得到極大改善的同時,民生領域還面臨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8]9。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民生有了更高的需求,而且在其他領域的民生訴求也日益強烈。比如,期盼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高的健康服務、更完善的社會保障、更好的教育等。

根據人民需要的變化,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建設踏上了新征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黨民生建設的新航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8]21。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求清單”會隨著人民需求的增長而不斷擴容。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8]45,還要堅持從人民群眾關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在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要“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體現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動態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要解決人民群眾需要的種類、數量問題,還要高質量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盵18]

三、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的需要為動力推進民生建設的賡續實踐進程

中國共產黨根據人民的需要的動態演進展開了賡續的民生建設實踐。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建設實踐環環相扣、不斷深入,實現了中國人民民生的不斷改善。

(一)從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的民生建設實踐:中國共產黨成功解決了人民的基本溫飽問題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為了盡快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使人民盡快擺脫貧困,必須迅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就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在社會主義改造中,黨提出了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并舉的方針。以蘇聯援建的重點工程和大中型項目為中心,在工業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建立了一批門類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使我國在工業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為了推動工業化、促進經濟發展,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制定了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堅持工業與農業并舉的建設思路,利用價值規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在基本建設投資方面,從“一五”計劃到“四五”計劃,我國累計投資達到4900多億元,主要工業品的生產能力得到迅速發展。經過20多年的努力,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為我國經濟的后續發展和人民溫飽問題的解決奠定了牢固基礎。

改革開放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國尚有2億多農民的溫飽未得到解決。鄧小平深刻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盵6]1413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生產力的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了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20世紀8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確立了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允許農戶自主進行多種經營,農民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也逐步推開,對我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改革,把部分中央和省屬企業下放給城市管理,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增強企業活力。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我國的對外開放逐步擴大。在改革開放中,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在物質民生不斷改善的同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消極現象。比如,貪污腐化、經濟犯罪等,在文化領域一度出現精神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為了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方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們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抓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一起抓?!盵14]591此后,黨中央多次強調必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黨的十三大后,鄧小平進一步指出“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只手都要硬”[9]638-639,這實質上也是強調要處理好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從根本上保證了改革開放沿著正確的道路不斷前進,使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人民的溫飽問題得以在20世紀80年代末基本解決。

(二)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國共產黨逐步使人民富裕起來

人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后,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建設進入到使人民富起來的實踐階段。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十一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盵9]649站在新的歷史階段,如何推進民生建設,使人民富裕起來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現實問題。黨的十四大報告初步闡明了經濟、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推進的民生建設方案,指出:“我們要在九十年代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開放,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同時,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盵9]658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圍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進一步明確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怎樣建設這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盵6]899黨的十六大報告正式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民生建設方案。

在“三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深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另一方面,高度重視政治和文化建設,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三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布局下,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實現了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渡。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除了繼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外,社會建設成為民生發展的重要手段。社會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實現社會和諧的必要之舉。黨的十七大把社會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并列,使“三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布局發展為“四位一體”。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6]1731在社會建設中,通過“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6]1731等方式,更好地實現了人民對改革、發展成果的共享,促進了民生的改善。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使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昂首闊步,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前進,中國人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三)“五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向美好生活不斷邁進

在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中國人民逐步富裕起來,但也出現了生態環境嚴重失衡的狀況。生態環境的失衡不僅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攔路虎”。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幾十年因快速發展所欠的環境債終將要償還。中國共產黨推進民生建設必須直面生態環境失衡的問題,將生態文明納入民生建設中,不斷改善生態民生。正是在科學認識民生建設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并列,使“四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升格為“五位一體”,把我國的民生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19]7,“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19]7。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8]11-12。

在“五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以經濟建設為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要大力發展經濟,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更豐富、高質量的物質條件。黨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實現了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在政治建設方面,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健全基層民主制度,依法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在文化建設方面,堅定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會建設方面,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辦好教育,提高就業質量,保障人民健康。在生態建設方面,推進綠色發展,加大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建設美麗中國,不斷改善生態民生??傊?,在“五位一體”的民生建設實踐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是民生發展的基礎,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既是民生發展的保障,本身也是民生發展的重要內容。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推動新時代中國人民民生建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3]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9冊) [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4]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988.

[5]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0.

[6]改革開放30年重要文獻選編(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改革開放30年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1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1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49-150.

[12]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75.

[13]陳獨秀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87.

[14]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16]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從馬克思的需要理論說起[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 (5): 30-35.

[17]任平.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堅定我們的制度自信[N].人民日報,2019-12-16(04).

[18]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6(01).

[19]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閆生金】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香蕉在线|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一级毛片基地|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一在线|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高清a毛片|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av无码久久精品|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国产91精品久久| 97国产在线视频|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a级片| 亚洲a级毛片| 91福利片| 国产一区成人|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999国产精品|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性视频网站| 久草视频一区|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亚洲伊人天堂|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视频二区欧美|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蜜臀|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午夜天堂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在线亚洲天堂| 啊嗯不日本网站| 三级欧美在线|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a亚洲视频|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黄片在线永久|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yxsp|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