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秀
春天是最美的季節(jié)。4月初的清晨,我與江西作家徐小榮老師,一行四人,帶著雨水的歡歌,由南昌出發(fā),去領略風景獨好的江南,黃山黟縣是最好的去處了。
一路風景,陰云浮動,細雨綿綿。高速兩旁的綠化帶,在雨水的澆灌下,顯得青翠綠涌。越是接近黃山,兩旁的山峰,越是蔥蘢和繁茂。大小的山峰連綿不絕,云海里的煙霧翻滾著,奔騰著。有時像海上的輕舟,輕輕地漂泊,生怕驚醒如大海般云霧縈繞的酣夢。這真是“綿綿長飄三萬尺,疑是銀河降人間”的景致。
中午十二點半,我們的車,終于到了黟縣宏村,下車后,我環(huán)顧四周的風景,這里的居民建筑吸引了我。遠遠望去,是整齊的小江南風格建筑。白墻青瓦,檐角上翹,形狀各異,精心手工制作的各種雕花活靈活現(xiàn),好看極了。
黟縣宏村,是明清時期徽州居民建筑群,三面環(huán)山,坐北朝南?;张山ㄖ?,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代表建筑有南湖書院,樂敘堂,承志堂等。徽雕在建筑、家具中彰顯富麗恢弘的格調。又賦予建筑及家族吉祥美好的寓意,也承載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和美學風格。
吳大千博士非??蜌獾赜恿宋覀円恍腥说牡絹恚覒阎闷娴男淖哌M山水畫家吳大千的家——一棟二層樓的雕花小洋樓。一進門,濃郁的繪畫氣息吸引了我。墻上的山水畫,分幾條長幅畫掛在墻上,都是畫著中國名山大川的風景,惟妙惟肖。進入中央大客廳,墻上還掛著一幅生動有趣的“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色彩畫,繪畫的格調,色彩,讓我眼前一亮。
安頓好住宿,吳大千博士很是客氣地用不少好菜來招待我們。在談話中,我開始了解了吳大千博士的人生軌跡,和他對繪畫藝術的追求。從他的談吐中,能領略到他的人生傳奇和堅韌不拔的勇氣。他披著藝術家的長發(fā),臉上微有年輪般的皺紋。愛喝酒,也愛調侃,為人真摯坦誠。他愛唱青藏高原的長調,每每唱著,眼里都閃著淚滴,讓我對他的了解更加深刻。
吳大千,字石仙,號千山老人,是古城青海省西寧市人。1992年元月一日,為了能獲得靈感,于是從北京天安門出發(fā),開始徒步單車歷時10年,走遍了全中國,走訪了大千世界,因而改名為大千。
2005年8月10日,吳大千在黃山創(chuàng)作完成長450米、寬2.5米的巨幅長卷《錦繡中華》,描繪名山大川142座、江河湖泊47處,構畫象征祖國56個民族的松柏56棵,把愛我中華錦繡河山與統(tǒng)一祖國的愿望融入畫中;另配詩歌、文學故事17萬余字。整幅作品畫面巨大,內容豐富,開創(chuàng)了中國畫先河,創(chuàng)出多項中國之最、世界之最。
吳博士為人和善,談吐幽默風趣,多才多藝。雖然人到中年,但骨子里的滄桑,寫滿了對家鄉(xiāng)的想念,尤其是對他的母親。每一次唱著高原長調,都有他母親的身影在思緒里蕩漾。他的歌聲,蒼茫而遼闊,就像站在草原上,深情地遙望家鄉(xiāng)天邊的云彩。在歌聲的長調悠揚中,突顯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回憶。把對家鄉(xiāng)的愛,融入到靈魂深處。
黟縣宏村,在黃山山脈及其南北兩坡上,境內峰巒綿延,山高谷深,具有明顯的皖南小區(qū)特點。那青磚黛瓦,河水中倒影的小橋流水,房梁上翹起來的檐角,和人們簇擁著行走在陽光下的清麗,讓我感慨和興奮。我用手機拍下了許多影像,心兒燦若桃花般,開放在春風里。
走進明清遺留下來的大大小小的房屋,可以看到墻角邊,連著小渠流水的和聲在回蕩。它反映了幾百年來的守望,卻依然在青山深谷中朝氣蓬勃,急切地向前方奔流。清清的流水喲,你將去往何方,是否有牽掛的親人,在召喚著前行的腳步?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清轍的小溪,是帶著歡快的節(jié)奏,是帶著新時代的風貌,和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向前奔騰的。多想捧一杯清水,去親近你的世界,親近你的未來。
在若大的世界,認識吳大千博士,我很開心和自豪。在我眼里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走進他的內心,仿佛走進了他的山水畫的世界。他敢于拼搏,直面未來的人生,用大膽的嘗試,發(fā)展祖國繪畫藝術,傳揚中國美術事業(yè),走向更高的山峰。
走進黟縣宏村,走進吳大千博士的藝術人生。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這座江南小鎮(zhèn),開著桃花的艷麗,伴著清清的流水,正帶著春的訊息,流向更遠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