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雅
時尚是一種品位,一種生活方式。港風嘻哈是時尚,品茶飲酒也是時尚,甚至連我們學生用的“百樂筆”也可稱為時尚。在現代化的社會,人人都崇拜時尚,追求前衛,可是時尚真的只是現代的這些所謂的“潮流”嗎?
其實古人們的向往,也可稱為時尚。
壬戌秋月,蘇子與客泛舟赤壁。月出于東山,星河滾燙,白露橫江。詩人興起,稍運狼豪,與舟上那幾人一道,吟詩作對,吹蕭品酒,暢意人生。若得閑暇之日,約上三五好友,行幾句酒令,賞幾眼美景,再頌一句“秋日勝春朝”。這種生活,在那遙遠的大宋年間,不也是文人所向往的時尚嗎?
現在,常見一些女孩子提及某個明星便滔滔不絕,其實,“追星”也是古人的一種時尚。若要說誰是唐朝最“火”的明星,李白必是當仁不讓。李白的名有多盛?詩圣杜甫是他的“忠實鐵紛”,撇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不說,光是給李白的詩,他就寫了有十多首;賀知章見到李白,更是激動得無以言表,為了拉他喝上一杯,不惜用御賜金龜買酒。這種熱情,絲毫不亞于現代女孩子們看到偶像的表現了。
再說孔孟老莊。曾幾何時,人們都以學子為傲,得吟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便可獲得稱贊連連。《四書》《五經》更是成了潮流所向。私塾院校的學生,都是人手一本《中庸》,倒背如流不在話下。談及古藉經典更是不分伯仲,這也是他們對于時尚的追崇和熱愛啊。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詩詞漸漸地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飛花令”這個對詩游戲開始風靡各個學校。走過哪個班級,都能聽到里面傳來“花謝花飛花滿天”“人面桃花相映紅”云云。不知不覺中,詩詞,這一蘊藉著五千年中國歷史的文化,成為了詩友間的時尚。
星日推移,山水輪轉,大流所趨每天都在不斷變換,可有一種文化,永遠都是時代的崇尚,永遠都是人們的向往,這是中華五千年的積淀,五千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