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水利水電工程為民生工程,而施工周期長,并且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容易受到坡道、河道等的影響,施工難度較大,通過加強邊坡開挖支護技術控制,能夠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對此,本文首先對水利工程施工中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然后對幾種常用的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技術類型進行分析,并以某工程為研究對象,對錨桿支護技術在邊坡開挖支護施工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 水利水電工程;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支護
引言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環境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在邊坡開挖和支護施工中,存在很多風險因素,如果控制不當,則會影響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安全性,要求根據施工現場自然環境選擇適宜的技術類型,保證邊坡開挖支護施工質量。因此,對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
(1)地質因素。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區域地質環境和水文環境均比較復雜,對于項目建設的影響較大,在很多項目建設中,水土變化會對施工條件造成不良影響,導致邊坡支護施工效果不理想。如果地質環境復雜,不利于水利水電施工,則應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證水利水電施工質量。
(2)變形施工機械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能夠有效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而水利水電建設規模比較大,因此需利用各類機械設備輔助施工。但是,在水利水電施工中,部分施工單位在機械設備管理方面重視度比較低,部分機械設備使用年限較長,并逐漸暴露出很多病害,包括變形、磨損等,可對其使用性能造成不良影響。
(3)前期爆破工作的影響。在水利水電施工中,施工單位需在施工現場實施爆破作業,而爆破施工質量對于后續施工的影響比較大。在水利水電工程爆破施工中,鉆爆技術的應用比較常見,能夠有效提升爆破施工精度以及安全性,但是可能會對施工區域巖土結構承載力造成不良影響[1]。
2水利水電施工邊坡開挖支護技術的應用
(1)重力式擋墻。在重力式擋墻結構施工中,通過利用墻體結構重力,能夠有效地域土體結構側壓力作用。在混凝土施工中,需采用整體澆筑施工方式,在半重力式擋墻結構施工中,可采用混凝土澆筑。在重力式擋土墻施工中,施工材料來源廣泛,并且施工方式快速便捷,所需成本比較低,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
(2)噴凝混凝土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中,噴凝混凝土技術為常用技術類型,對于噴凝混凝土技術,可分為濕噴方式和潮噴方式兩種。在噴凝混凝土技術應用前,首先需做好施工準備,對施工材料質量和機械設備使用性能進行檢查。如果基坑結構干燥,則可采用潮噴施工方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應采用速凝劑,可有效改善施工條件,提升支護施工效果。在噴凝施工中,對于混凝土噴射厚度,應控制在0.2m左右,可提升坡面結構整體性以及掛網黏結性。在混凝土噴射施工前,需對坡面進行全面清理,一般可利用高壓風對錨孔中的雜物進行清理,為噴射施工質量控制奠定基礎。如果基坑含水量比較大,則可利用濕噴施工技術,要求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保證噴射施工質量。在混凝土噴射施工完成后,如果出現初凝問題,則需及時噴水養護,同時還應保證坡面封閉性,避免受到風力影響。
(3)錨索施工技術。錨索施工支護結構是由抗滑樁、預應力錨索以及錨具所組成的,在樁上部加錨索,錨索可承受部分下滑力。在滑坡支護加固施工中,抗滑樁技術的應用比較常見,通過將抗滑樁埋設在易滑面,即可避免滑體發生移動。在錨索施加一定預應力后,錨具能夠與抗滑樁進行有效連接,對于另一端,可錨固在滑床中,使得錨索、抗滑樁能夠形成受力整體結構。與傳統的抗滑樁施工技術相比,錨索結構地基抗滑性能更好。
(4)抗滑樁技術。根據抗滑樁受力不同,可將抗滑樁分為多種形式,包括鉆孔灌注樁、人工挖孔樁、混凝土板樁以及預支鋼筋等。在抗滑樁施工中,可利用素混凝土將樁進行連接,使其能夠形成整體防護結構,在邊坡支護施工中,可避免邊坡發生變形或者塌方,進而保證邊坡結構穩定性。抗滑樁具有側向支撐作用,可有效傳遞邊坡上部變形,并將其傳遞至下部錨固段,對于不同施工段,可進行聯合應用,或者單獨使用。但是,抗滑樁技術也具有應用缺陷,即外露式抗滑樁結構會影響邊坡結構美觀度,同時施工成本比較高。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區域土質松軟,或者地下水豐富,則可利用抗滑樁技術進行邊坡加固。
(5)錨桿支護技術。水利水電工程錨桿支護結構安全性比較高,主要被應用于大型工程項目建設中。在錨桿支護施工中,施工工序復雜,對于施工技術以及施工管理的要求較高,需根據施工區域地質條件選擇適宜的錨桿材料。在錨桿支護施工前,首先需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確定巖層走向以及傾角,然后再確定鉆孔位置以及鉆孔尺寸,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對鉆頭進行調整,保證鉆孔深度和數量符合施工要求。在鉆孔完成后,即可清孔,避免對后續施工造成不良影響。
(6)坡面防護。在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施工完成后,如果開挖面周邊有滑坡體,則需全面清除土體,有效降低荷載作用。另外,為了避免坡體發生坍塌,還可利用擋墻施工技術,能夠有效保證坡體結構完整性。在對滑坡體進行勘察時,如果隱患處于可控范圍,則可利用主動柔性防護網進行防護處理,不僅施工方式便捷,而且由于防護網重量小,因此不會對坡面造成較大負荷作用。在坡面防護施工中,必須保證下方施工安全性,對此,對于邊坡開挖面上方以及兩側位置,可安裝柔性防護網,避免在邊坡施工中飛石、雜物對施工人員以及機械設備造成危害[2]。
3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實例
(1)工程概況。本文以某水利水電工程為研究對象,在該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施工中,作業量如表1所示。在本工程邊坡支護施工中,采用鋼筋支護施工技術,首先對工程項目設計方案進行深入分析,邊坡開挖設計最大值為120m,但是在實際施工中,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將開挖量調整為140m,可能會對邊坡結構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亟須采取有效的邊坡支護技術,保證施工現場安全性。
(2)開挖土壤保護。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細致的勘察,對于開挖土壤,要求采取有效的防護技術措施,避免土壤流動量較大而引發塌方事故。另外,在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方面,還需對軟土持力層進行勘察,避免持力層結構受到破壞。除此以外,還需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定基坑位移量,對周邊土體進行測量,及時采取有效的支護結構措施。
(3)施工鉆孔。在該水利水電工程邊坡結構鉆孔施工中,必須嚴格依據工程項目設計方案,在鉆孔施工完成后,可在鉆孔中灌注泥漿材料。根據現場勘察,該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區域地下水位較高,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密切監測地下水位變化情況,對于漿液高度,應控制在地下水位高度以上1m。另外,在鉆孔施工中,還應及時清孔,保證鉆孔機械設備使用性能。
(4)錨桿支護。在本工程錨桿支護施工中,對于錨桿鋼筋,需采用有效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由于該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區域地質結構穩定性較差,因此,為了避免錨桿結構與孔壁接觸,對于錨桿,必須固定在孔徑中心,在泥漿灌注施工完成后,保證泥漿能夠充分包裹錨桿。另外,在本工程邊坡支護施工中,應沿系統錨桿方向,設置環形墊塊,環形墊塊安裝間距為3m。在錨桿安裝施工中,對于錨桿鋼筋、墊塊,均需插入至設計深度位置,最后進行注漿施工,保證邊坡支護施工質量[3]。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結合實例,對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探究。在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中,施工技術類型較多,不同施工技術均有一定的應用優勢,并且應用條件差異較大,對此,需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進行地質勘察,選擇適宜的邊坡開挖支護施工技術,加強施工工藝控制,保證邊坡結構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沈遠利,馮乃義.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136(6):220.
[2] 武文志.水利水電施工工程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探討[J].數碼設計(下),2019(8):234-235.
[3] 吳菲菲.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的運用[J].建筑技術研究,2019,2(2):118-119.
作者簡介
周生波(1989-),男,山東聊城人;學歷: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現就職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施工技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