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畢節試驗區,是1988年6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親自倡導,報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涵蓋貴州省畢節市全部市縣,面積26853平方公里,人口720萬。
畢節市是革命老區,貴州省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于1934年1月在這里建立。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的畢節,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沖,這里有秀美的山川,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再加上珍貴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民族風情,蘊藏了豐富的旅游資源。聞名遐邇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織金洞,素有“天然花園”之稱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百里杜鵑,面積達250平方公里,燦若織錦,百里飄香;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原明珠”——威寧草海,面積達45平方公里,碧波蕩漾,鶴鳴鷺飛。還有集奇山、秀水、異石為一體的大方“九洞天”,被稱為“烏江第一漂”的納雍“總溪河”等自然風光,加上赫章“可樂遺址”,畢節市“大屯土司莊園”等四處國家級重點文物,美不勝收,使人流連忘返。
試驗區成立以來,畢節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區各族人民在八大民主黨派中央和中央統戰部的共同幫扶下,緊緊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的主題.抓住機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逐步實現人口、生態、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成為貴州省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2018年7月,在畢節試驗區建立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盡銳出戰、務求精準,確保畢節試驗區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要著眼長遠、提前謀劃,做好同2020年后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
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托,畢節試驗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統籌推進生產生態、生活生態、人文生態、環境生態建設,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續寫發展新篇,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
自貴州省畢節市的東部對口幫扶城市調整為廣州市以來,廣州、畢節圍繞“各自所需”“各自所能”,以實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培訓輸出等幫扶項目為重點,探索形成“四多四通”機制,推動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近日,本刊記者組再次對畢節試驗區進行了走訪,所見所聞,令人感慨。在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畢節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普遍貧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成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一個生動典型。
為此,本刊特設“畢節試驗區”欄目,與廣大讀者一起,為畢節各族人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一道步人全面小康社會,勇擔歷史使命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做一個見證。但愿畢節百姓富、生態美,和全國各地一起,奮力書寫美好未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