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林若同志很重視我省革命老區的基礎教育工作,他在擔任省老促會理事長初期,就把改造老區破危小學列為省老促會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當時,我曾三次陪同他深入肇慶、韶關、清遠革命老區,對當地的小學現狀進行調查,其中他在肇慶市懷集縣詩洞鎮云田小學考察時的事跡讓我至今難忘。
我記得,2002年5月27日,林若同志剛參加完中共廣東省第九次代表大會之后,就約我陪他前往肇慶市懷集縣調研老區破危小學的現狀。因為我是負責聯系肇慶市老促會工作的省老促會副理事長,有責任陪他前往懷集縣老區調研。當天下午抵達懷集后,他就召開座談會,在聽取懷集縣委、縣老促會和縣教育局的匯報后,決定到老區破危小學較多的詩洞鎮調研。次日上午,在縣委副書記錢卓先等陪同下抵達詩洞鎮,鎮黨委的同志建議林若同志先到云田村的云田小學看看。
云田村位于懷集、封開、德慶三縣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在解放戰爭時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綏賀支隊開展游擊活動的根據地。解放后因山高路遠、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村中的云田小學缺錢維修,校舍已殘舊破危,學校要臨時遷到村中的植氏祠堂上課,是一所典型的老區破危小學。
云田村距離詩洞鎮政府所在地24公里,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一條沙土路面的山區公路,路面凹凸不平,群眾稱之為“排骨路”。林若同志的面包車足足跑了_一個半小時,卻在23公里處被撞壞了油箱,汽油漏光,車子走不動了。此時,林若同志下車與陪同人員步行去云田村。在村中,林若同志先到云田小學察看,只見一間間的土磚平房課室均已舊破危,這所只有6個班、240名學生的完全小學只能搬遷到村中的植氏祠堂臨時上課。在植氏祠堂,林若同志看望了正在上課的學生。他對師生們仍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學習深表同情,當即表示一定會支持云田村改建一所新的老區小學,把黨的溫暖帶給云田村老區群眾。
林若同志的工作用車被撞壞后,陪同視察的縣委副書記錢卓先曾打電話與縣委車隊聯系派人趕來云田村搶修。但因云田村山高路遠,沒有手機信號,村委會又沒有安裝電話,結果聯系不上,林若同志的司機只好留在車上等待。視察完云田小學回程時,林若同志擠上縣教育局的面包車返回詩洞鎮政府。在回程的半路上,錢卓先副書記才與縣委車隊聯系上,車隊立即派人前往云田村搶修,直到下午5時才修好,林若同志的司機才把小車從云田村開返懷集縣城。
當天中午,林若同志在詩洞鎮政府用過午餐后,又馬不停蹄坐上教育局的面包車,繼續視察了該鎮的南平小學、實源小學和永固鎮中心小學破危校舍,下午5時許才坐教育局的面包車返回縣城。為了改造老區破危小學,解決老區子弟“上學難”的問題,已經78歲高齡的林若同志竟如此辛勞工作,讓陪同人員感嘆不已。
2002年8月1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批準一批老區小學列入下半年的改造名單,每所小學由省財政撥款30萬支持改建,經林若視察過的云田小學名列其中。云田小學于當年9月份動工改建新校舍,動工之時,村民們很熱情地義務投工和無償投料,僅用三個月就建成了_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兩層6個教室的教學樓。林若同志親筆為“云田小學”題寫了校名,村民非常高興,于2003年2月14日舉行了新教學樓的竣工儀式,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慶祝一番,感謝共產黨為云田村辦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