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松杰



近日,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對外公布了廣東省2019年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情況。21個地級以上市考核中,廣州、汕尾、清遠、江門分列珠三角、粵東、粵北、粵西片區第1名;被抽查考核的45個縣(市、區、鎮街)中,江門江海區位列粵西片區第1名。
據悉,江門已連續兩年位列粵西片區第一名。這一榮譽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成績單”——
2019年,江門全市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54.23億元,增長6.3%,增速全省第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3元,比上年增長9.5%;成功創建全國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是全省唯一、全國11個地級市之.;扶貧工作考核連續四年被省評為“好”最高等次,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成功舉辦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粵港澳大灣區(江門)名特優新農產品推介暨農業重大項目簽約系列活動,承辦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會……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日前也深人_線,為代表江門市參加廣東廣播電視臺《鄉村振興大擂臺> PK的茶坑村和五豐村傾情打CaU。林應武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按照省委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擔當奮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壓茬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立足優先發展
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
2018年,江門成立市委主要領導牽頭的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構建市縣鎮村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建立重點任務市領導帶頭包干制,落實市縣兩級每年各在土地出讓總收入中拿出5%-10%支持鄉村振興,出臺《江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等政策文件20項,構建鄉村振興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確保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轉變。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除了_與工作中政治站位的認識“高度”、頂層設計的格局“高度”密不可分,也離不開深入鄉村一線的基層黨建力量?,F時,江門全市共調整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41人,配備“兩委”干部后備庫2600多人,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95.2%。
突出產業興旺
實施鄉村產業提質工程
去年12月,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目前,新會陳皮行業年總產值達到85億元、公共品牌總價值突破100億元,形成藥、食、茶、健、文創、金融產品6大類35細類100余品種的加工產品規模。產業園吸引社會投資超30億元,培育中國陳皮大健康產業第一股,龍頭企業12家,經營主體超1000家,帶動農民直接收益超10億元,就業達5萬人。
近年來,江門成功創建了1個國家級、7個省級、27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形成國家、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并規劃打造廣東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區、江門農產品冷鏈物流優勢產區產業園和大灣區農產品交易流通中心。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農業合作發展平臺建設扎實推進,創建了17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信譽農場)、4家粵港澳大灣區加工企業和14家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檔次規模不斷提升,培育省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分別達48家、41家和120家,參與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的農戶30萬戶,戶均增收5000多元。
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歷經兩年多創建,江門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連續九年實現“零”事故報告。創建國家級示范村鎮2個、省級專業鎮2個、省級專業村33個。累計培育農產品地理標志15個,“三品一標”農產品195個,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6個,區域公用品牌48個,位居廣東省前列。
人居環境整治
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以發展鄉村旅游為抓手,大力推進域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一個個地標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成為遠近馳名的旅游目的地。這背后是江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工作中譜寫的“江門故事”。
江門市出臺《美麗鄉村建設“大比武”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先后部署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農村環境整治、“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全市1050個行政村、10905個自然村完成人居環境基礎整治任務,80%以上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江門市扎實推進1個省級示范縣、7個省級示范鎮、105個省級示范村開展示范創建,打造1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新會區石板沙村榮獲“2019年中國美麗鄉村”,新增5條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2條村被評為“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成功承辦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發布會系列活動,活動中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入選廣東十大美麗鄉村、開平市碉樓僑鄉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入選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鄉村振興的五邑田野上,一顆顆種子在地里萌生希望,一幅幅秀美鄉村圖景正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