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苗
同澤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00
在當前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屋作為不動產在不斷增值,房地產公司爭相建造房屋,這就使得商業建筑和住宅建筑的數量不段增加。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會占用大量資源,如果要減輕資源短缺的問題,就必須遵守與土木工程施工有關的環境保護措施[1]。根據與土木工程施工有關的調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堅持環境保護和節能的理念,可以節省大概一半的資源。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堅持環境保護的理念,還要依靠有關部門對舊民用建筑進行改造。在改造過程中,必須注意使用環保材料,貫徹落實相關的環保節能觀念,實現最大程度的節能減排目標。
長期以來,土木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一直是政府部門頭疼的問題,附近居民會遭到很大程度的危害。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煙霧,噪音和建筑垃圾等,甚至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一般而言,土木工程施工時對居民造成的影響甚至大于某些資源密集型工廠。因此,在建筑中實施節能環保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城市地區的污染物排放,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保證人民的健康,改善人民幸福指數,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近年來,在節能環保方面,太陽能技術的發展最為明顯,而且對各行業、人們的生活、工作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太陽能節能環保技術在土木工程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其能量大、普及性高、無污染,或從某種程度可以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同時,太陽能節能環保技術的操作和安裝都非常方便,主要是將太陽能散發出來的光和熱量收集起來,再轉化為熱能和電能,滿足人們生活工作對電能和熱能的基本需求。將其用于土木工程中,比如現在已經有的太陽能建筑、被動式太陽能建筑、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熱水器等,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技術方面我國的太陽能技術相對成熟,在減少土木工程能源消耗與浪費上起到了顯著成效[2]。
(1)負責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定期維修設備并進行維護工作,認真檢查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故障,采取有效措施完成當天的工作量,并且現場施工人員必須迅速清理殘留物。(2)大力推廣太陽能技術,避免造成電力等二次能源的損失。太陽能可以用于發電,也可以存儲電能。這不僅可以優化土木工程建設,而且可以確保土建工程產生更多的社會生態優勢。(3)運輸沙石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灰塵,這會破壞環境。因此,可覆蓋裸露的土方,盡可能遠離人員聚集的地區,從而可以防止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
外墻節能環保技術主要用于建筑物圍護結構中,在保證建筑墻體各項功能的前提下,解決建筑墻體采暖能耗問題,所以外墻節能環保技術也就是建筑物外墻保溫技術,其功能在于保護建筑物的主體結構、改善和調節室內溫度、防止墻壁出現潮濕等問題。近年來,外墻節能環保技術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一種新技術,以新型材料作為輔助,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溫性與隔熱性,而且實踐也證明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建筑節能效率,對延長建筑使用年限,改善建筑室內環境、舒適度以及耐久性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地源熱泵技術的環境效益更大。地熱能是一種可再生的無處不在的資源,同時,地熱溫度相對穩定,效率較高。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使用地源熱泵技術供暖比電供暖的能效更高。此外,使用地源熱泵技術不會產生廢氣和廢水,從而可以大大減少污染和環境破壞。
現階段,我國各類資源和能源都在驟減,為了將節能環保技術廣泛推廣,必須做好節能環保材料的研發,加大研發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而且只有多研發節能環保材料才能,減少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才能徹底解決環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問題,使建筑領域得到長足發展[3]。所以,建筑企業應該重視并聯合相關部門走好節能環保材料的研發,為居住者營造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為了促進土木工程節能環保技術的推廣,企業還需要制定完善的節能環保管理機制,做到明確權責,使節能施工環節的有序進行。同時,企業應該完善獎懲機制,對未落實節能環保標準的施工過程及時停工處理并改進,對于表現良好,認真做好節能環保施工的人員給予獎勵,起到調動施工人員積極性的作用,而且這也是節能環保技術宣傳的重要手段。
將節能環保技術有效應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需要強化施工單位與施工人員的節能環保意識,確保節能環保理念深入落實到實踐中,真正起到節能環保作用。因此,首先需要從施工單位管理者和施工隊伍入手,做好節能環保宣傳工作,比如可以通過短視頻、例會等,使管理者和施工人員能夠意識到節能環保的重要性以及了解節能新技術、新材料,并做好新技術施工方法的培訓。同時管理者也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施工環節中節能環保理念及其相關技術得到運用。
節能環保技術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不僅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保持人類生活質量和社會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建筑理念到建筑體系,必須考慮在土木工程領域應用環保施工技術的最佳途徑。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土木工程建設管理機制和施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