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佳
平羅縣自然資源局黃渠橋林業工作站 寧夏石嘴山 753400
首先,園林綠化施工需遵循適宜性原則。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為能夠取得滿意的效果,首先需要遵循的一點原則就是適宜性原則,也就是說園林綠化施工應當符合園林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及要求,并且要符合園林工程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園林綠化得到滿意的效果,進而使園林工程建設得到滿意效果。
其次,園林綠化施工需遵循多樣性原則。對于園林綠化施工而言,其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園林內部綠色植物的種植,使園林工程的內部更加具有色彩,并且具有良好的綠化環境。而在園林綠化種植中,需要注意其多樣性,也就是說需要對多種綠色植物進行種植,這樣一來,不但能夠使園林綠化景色具有多樣性特點,并且可以使園林內部的綠色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對于動植物的生長均比較有利。
再次,園林綠化施工需遵循成本性原則。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另外需要遵循的一項原則就是成本性原則,對于這一原則而言,其所指的就是在綠化施工中需要對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在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盡可能使施工成本降低,從而使園林綠化施工得到更好的效益,使園林綠化能夠得到更滿意的效果,為園林工程能夠更好為人們服務提供有效基礎與支持[1]。
眾所周知,栽培技術中首先就是土壤的選擇,土壤是園林綠化中較為關鍵的一步,它決定著園林存活率的高低。首先,在開展綠化施工前,相關人員應提前對施工土壤進行監測,保證土壤符合國家園林施工標準。避免出現污染嚴重的土壤環境,對于施工中不符合標準的土壤,應對其進行科學治理,保證園林苗木的質量水平。其次,對水質進行合理選擇,水是生命之源,在苗木栽培之后,定期對其進行澆灌,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問題。同時相關人員要對水質進行檢測,必須采用無污染、酸堿度適中的水進行作業,充足的水分營養是保證苗木茁壯成長的重要因素。最后,在對苗木幼苗選擇時,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挑選,它是決定苗木能否順利成長的關鍵要素,應選取適宜當地氣候、生命力頑強的苗木,提高其存活率。
園林工程建設在規劃設計階段充分考慮了綠地排水問題。地表排水問題能結合地形、地勢得到很好的解決。地下排水略復雜,針對不同的栽植環境采取簡單有效的排水措施,能避免因漬水造成苗木死亡。
(1)排水盲溝。排水盲溝適用于條帶狀綠地排水。以栽植區域內最大規格苗木土球底為基準挖掘一條排水溝,再填充砂石,回填土壤。
(2)汲水孔。不便于盲溝排水的栽植穴,可用汲水孔排水。深挖栽植穴,在栽植苗木之前,預先豎直或斜插,土球底埋設直徑大于110cm的打孔PVC排水管。PVC管下口應低于土球底20cm以上,以便雨水匯集,上口略高于地表,方便察看水情,抽汲積水。
栽植苗木之前應對苗木進行修整,包括根系修整和地上部分修整。根系修整主要是裁鋸劈裂根、折損根;對裸根小苗采取直根處理,過長根采取縮剪處理,確保切口平整。地上部分修整包括去除折損枝、瘦弱枝、病蟲枝、徒長枝、下垂枝、內堂枝,同時結合樹冠修整工作,剪除冠周嫩梢嫩葉,對枝、干破損處及大的剪切口作涂傷、包扎處理。修整后的苗木樹冠完整、通透,狀如蛋殼。落葉樹種一般作全株摘葉處理,修整苗木能降低水分和養分的損耗,提高苗木成活率。
種苗是園林綠化的首要任務,栽植的主要程序有:挖坑、起苗、假植、包裝和栽植。種植苗后定期觀察和統計苗木成活率,并檢查結果。
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在這個階段,大多數園林綠化項目施工混亂,建筑行為與既定設計之間存在脫節的情況。兩者無法有效連接,導致施工結果不符合預期標準,或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施工前的綠化施工單位應充分參考設計者的意見,相互溝通。優化現場工作流程,施工單位應充分熟悉并掌握設計方案,并在施工前充分評估設計方案,并向設計師詢問設計方案中的疑點和困難,嚴禁盲目施工。建設完成后,有必要全面檢查項目質量,并找出影響未來社區景觀的不利因素。由于社區園林綠化工程量較大,施工過程中有很多復雜環節,工作人員容易忽略一些細節,而這些小細節很可能成為未來社區綠化的隱患。
病蟲害是園林綠化苗木種植之后必須要注意的問題,病蟲害不但對樹木危害極大,還影響城市綠化的美觀程度,病蟲一旦進入了樹干根部,使樹干底部受到侵害,將會嚴重阻礙苗木的成長。工作人員應加強對病蟲害的了解,定期進行調研,掌握其生活習性以及生理結構,在出現病蟲害時,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其進行治理,同時,避免出現大面積侵蝕,在種植時保證一定的間距,盡量降低危害的影響,在種植過程中,適量使用農藥,禁止過多噴灑農藥,防止病蟲害的出現。
園林苗木在后期會被移栽到新的環境,苗木對新環境會有一段時間的適應階段,此時,苗木根系發展緩慢,養分儲蓄不夠充足,易受環境與溫度的影響,溫度過高會對苗木造成灼傷,溫度過低則會導致苗木凍傷。因此工作人員要在寒冷天氣到來之前,采取防凍保溫措施,對苗木的主干實行保護,可以采用稻草對其進行保溫工作,或者利用防護膜,增加苗木的溫度,防止被凍傷。對于施肥時間的選擇,工作人員應在秋季對其進行施肥,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合作用,保證苗木能夠健康成長[2]。
通過實踐證明苗木的栽培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要做好苗木栽培工作,必須精通原理綠化知識,從施工圖紙設計到組織施工都要采取嚴謹科學的態度不能馬虎,為了給群眾提供一個環保的生態體系,必須不斷地更新園林綠化技術,引進良種來進行苗木栽培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