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偉
青島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100
隨著我國各行各業地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也給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揮發性有機物就是有機廢氣,我們通常用縮寫單詞VOCs來表示揮發性有機物,揮發性有機物作為一類有機物的總和,其在常溫環境下的熔點是要低于常溫的,沸點在50-250攝氏度的范圍內,其存在于空氣中的形式是蒸汽形態的。
VOCs的排放源按介質分可以分為大氣排放、水體排放、土壤排放;按照排放的主體來分可以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排放;自然源排放主要來自陸地植被的次生代謝反應,人為源即人類活動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逸散行為,其中排放量最多的為人類工業活動產生的。我國自然源和人為源排放VOCs的整體排放水平較為接近,年排放量在10~20Mt的范圍內,然而在工業發達,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區,人為源的排放量占主導地位,如長三角地區的人為源排放的VOCs的占比高達68%,而在北京地區,人為源VOCs排放量是天然源的6~18倍。不同的工業行業對VOCs的排放特征各不相同,石油化工行業排放量大、濃度高的特點,排放的成分主要有苯系物、有機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機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烴化合物等;電子制造行業排放濃度低,零部件噴涂環節排放量較大等特點,排放的成分主要有甲苯、乙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等;再生橡膠制造行業有排放濃度高,硫化物污染嚴重的特征,排放的主要成分是甲硫醇、二甲基硫、二硫化碳、二甲二硫等[1]。
首先,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應更加清晰的掌握哪些地區是污染的重點地區。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京津冀地區、武漢、成都和川陜周邊地區以及珠三角、長三角地區都屬于揮發性有機物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其次,應明確導致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重點行業?,F階段,我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最主要來源應是原油制品、印刷包裝、表面涂裝以及石油化工行業;再次,應明確主要的污染物質。有一些揮發性有機物的活性特別強,如醛類、炔烴、芳香烴和烯烴等,這就需要當地主管部門的政策指導加大投入來做好新技術的研發工作,不斷提升這類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應推進油墨、膠粘劑和涂料等多個行業快速實現綠色轉型升級,應促進企業盡快實現生產過程中綠色涂料和綠色膠黏劑;最后,應綜合整治各類行業。對于我國的石化行業來說,應采取更為有效的綜合整治措施,應嚴格的控制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數量,根據各企業地域的實際情況,綜合的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問題,對于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重點行業應加強監管,嚴格的控制各類移動排放源。另外,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PM2.5和臭氧等污染物質的前體揮發性有機物,嚴格的管理這類污染物質,在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工作中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目前情況下,我國正在實行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機制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現有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制度更加重視對建筑行業和重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作,忽視了對其他污染源的防治工作。另外,我國對減排的具體標準還沒有做到嚴格的限制,制度沒有得到嚴格落實,對制度的落實也沒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所以,在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的過程中,應先建立更為健全的長效機制,加強領導,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完善具體的與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在環境評價和污染源普查等工作中也應將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工作納入進來[2]。
為了確保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效果,還應對各類污染源進行分級管理。也就是說應建立更加規范的有機物排放市場準入標準,并適當調整現有的產業結構,對于一些過度排放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企業應逐步進行淘汰,這樣市場準入門檻才能慢慢提高。還應逐步改造和升級符合排放標準的企業,細化升級改造的具體時間表和任務計劃,同時建立對應的管理臺賬。在市場的準入階段,在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中也應將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納入進來,嚴格的把控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源頭,根據各個部門的具體分工監管各地政府對淘汰類產能、不合格產品以及環保、安全、技術、治理、能耗等參數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勒令其關停退出,做到斷水、斷電,并清除設備、清除原料、清除產品,嚴格實行“三清兩斷”。
應針對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源建立清單,對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源進行詳細調查并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單,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治,為優化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模型奠定數據基礎。推行排污許可制度,與揮發性污染物排放相關的企業應具備了相應的許可證才可生產運營,從企業源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對企業生產過程嚴格把控,末端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從而提升企業環境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對于環境執法人員,應完善其裝備設施,保證執法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設施設備應與環保部門實現聯網,保證好各類排污政策的有效落實[3]。
揮發性有機物處理的三種新技術現已取得良好的試驗成果,未來必將在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由于不同行業產生的VOCs種類各不相同,所以僅采用一種處理技術難以實現高效率的揮發性有機物處理?;诖?,應采用多種處理技術組合應用的方式,發揮出各種處理方式的優勢,以提高處理效果。對此,未來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以實現揮發性有機物處理技術的提升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