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峰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指出:探索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高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重點要在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式上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有效履行使命任務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強思想政治保證。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當前,官兵信息獲取、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等發生深刻變革,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把握機遇,更新理念,樹立“大教育觀”,才能適應時代潮流,永葆生機和活力。
一要樹立社會教育的理念。過去,封閉的軍營接收信息慢、了解社會少,官兵融入社會感不強,思想教育社會化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閉性。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軍地交流增多,官兵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交換量不斷增加,官兵身在軍營卻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面對新形勢,不主動作為,就會陷入被動,丟了陣地。要樹立社會教育理念,從構建軍人榮譽體系做起,從參軍入伍兵之初抓起,在全社會營造“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價值導向,要充分運用好社會價值導向開展教育,引導官兵珍惜榮譽、維護榮譽、創造榮譽,不斷獲取價值認同,堅定從軍報國信念。
二要樹立教管合一的理念。當前,一些單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搶時間、管理工作與思想教育兩張皮的現象。沒有統籌就容易打亂仗,形不成互補就相互受牽制,只有同向發力才能形成最大效益。隨著使命任務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將思想教育與軍事訓練、行政管理等各項工作有機融合,讓教育上戰位、到崗位、進機艙,使教育工作與軍事訓練結合更緊密,充分發揮服務保證作用;用嚴格管理增強教育說服力,避免說一套做一套,堅持上下一致、人人平等,讓教育內容立得住、站得穩;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要堅持精神引導,又要突出物質激勵,讓教育落地更實、扎得更牢。
三要樹立言傳身教的理念。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教育的說服力更多是來自教育者良好作風形象的感召力。堅持言傳身教,強調身教重于言教,這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各級干部要帶頭貫徹、維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到表里如一,不搞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做政治堅定、聽黨指揮的舉旗人;帶頭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強烈的事業心投入本職工作,敢于攻堅,排除萬難,做敢于擔當、忠于職守的領頭雁;帶頭遵守各項法規紀律,做到嚴人先嚴己,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站排頭、敢講原則、善作表率,當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帶頭人。
當前,戰備訓練任務重,政治教育存在內容多與時間少、觀點舊與不實用、說理空與難接受等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奔著官兵活思想做工作,圍繞部隊使命任務,著眼官兵現實需求,合理優化政治教育內容結構。
一要突出重點,讓教育更有指向性。針對戰士求知求新的愿望,站在官兵終身學習和長遠發展的高度,扭轉重政治說教輕素質培養、重臨時性教育輕系統性研究的問題,克服教育中存在的應急性、被動性、形式主義等現象,科學地設計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知識含量,在教育中普及作戰所需、官兵急缺的法律、科技、生理、心理等基礎知識,拓寬官兵的知識面。針對官兵精神追求日益多樣化的實際,尊重官兵個性差異,照顧個性發展,根據官兵需求,量身定制課題研究,合理設置教育內容,不斷推動官兵的全面發展,提升政治教育對備戰打仗的貢獻率。
二要抓住熱點,讓教育更有生命力。一些單位開展政治教育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大量拷貝復制的教育內容讓教育本身失去了生命力。信息時代很多事件剛發生便進入高潮,伴隨熱點新聞的還有紛亂繁雜的謠言和刻意歪曲的事實。這些熱點往往是官兵關心關注的,也是大家急需解答的。要讓教育煥發生命力,教育者就要先走一步、先學一點、學深一些,要善于運用新知識、融入新話題,學會老戲新唱,唱出新意。教育部門要緊跟意識形態斗爭形勢,針對現象級事件,積極收集主流媒體的權威發布、專家學者的剖析解讀,主動邀請軍地專家學者開展深度輔導,解決理論深與難講透的矛盾,及時解答官兵疑惑,澄清思想誤區。
三要解決難點,讓教育更加接地氣。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了解官兵的思想動態,解決官兵的現實困惑,才能接通地氣、聚起人氣;只有撥動官兵的心弦,才能凈化思想、觸及靈魂。要加強思想調研,及時掌握官兵思想底數,弄清官兵思想困惑在哪里、思想誤區是什么,把準官兵思想脈搏,才能有的放矢;要增加政治教育的知識和信息含量,平時加強學習,注重積累,在課堂中講官兵沒聽過、不了解的內容,注重深入解析以往教育中講不透的難點問題,滿足官兵求知欲望,解答官兵思想疑惑,讓官兵豁然開朗;要提高政治教育邏輯思維,增強政治教育的說服力,改變以往強制灌輸的模式,把一些官兵爭議多、不信服的道理講透徹,讓官兵深刻理解難點問題的來龍去脈和內在聯系,讓官兵在看透本質中增進認同。
在歷次思想政治教育調研和“推門聽課”中發現,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一言堂”“一刀切”“大雜燴”等現象,教育針對性不強,官兵參與熱情不高,政治教育質效不佳。
一要創新手段方法,凸顯教育的靈活性。調研發現,有的政工干部的創新,就是將多媒體應用到課堂,照本宣科、一篇稿子念到底的現象依然存在。新時代,在抓好課堂灌輸基本陣地的同時,要創新教育手段,豐富教育載體,真正讓教育走出課堂,走上崗位、走進戰位,不斷強化政治教育的靈活性。用好“學習強國”“軍職在線”等學習平臺,積極探索學習管理、檢查評估機制,組織官兵通過自我學習提高全面素質;活用駐地優秀教育資源,結合重大主題教育,組織官兵到駐地黨員教育基地、軍史館開展參觀見學,在學、思、踐中加深教育效果;積極探索儀式教育,結合重大紀念日、節慶日和部隊重大儀式等時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儀式教育;打造單位特色文化,通過建軍史長廊、榮譽墻和打造電子榮譽體系等手段,濃厚育人氛圍,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目的。
二要突出以情帶教,提升教育的感召力。青年官兵關注自身價值,喜歡獨立思考,注重平等相待,樂于雙向交流,與部隊固定的單向灌輸模式形成明顯反差。傳統的“我講你聽”“填鴨式”教育方法,很容易讓官兵厭煩。要端正政治教育的根本態度,將官兵當成自己的兄弟、親人,帶著感情開展教育。創新開展民主交談式、辨析討論式、咨詢答辯式、一事一議式、寓教于樂式的教育,讓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以平等民主的身份,站在對等位置進行對話、討論和交流,在情感交流、情感互助中達成思想共識。把戰士請上講臺,給戰士吐露心聲的機會,敢于接受戰士對自己的批評,允許戰士有個性的想法,通過問題大家找、是非大家談、界限大家劃,變一個人的思想亮點為大家的精神財富,讓集體思想財富為每一個人提供精神營養;讓官兵參與評價教育,讓官兵來自我總結、自我評估,只有官兵自我感受到有收獲,思想扣子解開了,教育的效果才能落實到位。
三要注重分層施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由于教育對象入伍時間、文化程度和社會閱歷不同,認知基礎和思維方式的層次也不同。理論基礎不一樣、接受能力不一樣、興趣點不一樣、需求不一樣,難以通過“一堂課”解決所有官兵的思想問題。政治教育必須考慮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探索分層施教的模式,針對不同教育課題,根據官兵的年齡層次、婚戀狀況、文化水平等不同差異,合理區分層次,因人施教,找準教育的切入點,點撥官兵思想困惑,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