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芳
(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校,江蘇蘇州 215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行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學,因此,很多新興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在此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積極、健康地發展[1]。本文討論了如何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核心素養是為了學生適應自身發展及社會公眾對學生的要求,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數學內容、思想與意識[2]。新課程標準將課程目標分成了以下幾個方面:數學知識、數學思維方式、日常的數學應用及對待數學的態度。教師要從這幾個方面對教學進行分析討論,制訂符合現代小學生學習且有益于其后續發展的計劃,引導學生走進數學的課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并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教師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制定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教學目標,使小學生融入數學課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環境是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的因素之一,在數學學科中,學生需要具備很強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3]。數學學習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將抽象的數學教學生動化,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進行數學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良好的教學環境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一些教師只是將數學課本上的教學內容生硬地搬到課堂上,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弱。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學習知識,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要將數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理解。教師應盡量將教學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核心素養是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與指導。
教師要找到課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的差異,對學生進行認知上的指導與教學。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數學課本上有這樣的問題:香蕉三塊錢一斤,蘋果五塊錢一斤,如果你去買一斤香蕉與一斤蘋果,需要花多少錢?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往往會變成:媽媽給你20 塊錢,讓你去買喜歡吃的零食,你會怎么用這些錢來滿足愿望呢?這就是數學課本與生活中真實場景的區別,所以在營造教學環境時,教師要讓課堂盡可能地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善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相對比較明顯,會抑制學生學習的興趣,長時間的教學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枯燥,不利于學生發展,素質教育就無從提起[4]。數學教師可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結合新型教學方法,對數學課本進行深入研究,針對每位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確保教學的合理性,保障每位學生都能很好地融入學習氛圍中,提高教學效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開展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踐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形成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活動,活動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效果,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生活,從而靈活運用知識點。當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全面進步。
教學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重要評判標準,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可以讓學生與教師了解自身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此外,教師更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讓學生發揮自身優點,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的今天,教師的科學化評價應照顧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取得進步。此外,當學生犯錯時,教師要盡可能地避免直接批評學生,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可以先找出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再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這樣既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正視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在書面評價中,教師不能只重視最終結果,還要及時指正學生的解題步驟,幫助學生找出出錯的原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綜上所述,教師要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有效學習。教師應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