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李亞芳,耿安紅,王春云,孫扣忠,張蘇疆
(鹽城市新洋農業試驗站,江蘇鹽城224049)
鮮食玉米是以采收鮮果穗蒸煮食用或生熟均可或以加工為目的的玉米,主要包括糯玉米和甜玉米[1]。鮮食玉米因生長周期短、適口性好、黏軟香甜、適合間套作等特點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沿海地區一直都有種植糯玉米的習俗。
鮮食玉米作為一種糧蔬兼用型玉米而被譽為世界精品蔬菜之一,江蘇省及其他東部沿海省市是國家確定的鮮食玉米重點推廣地區,也是全國較大的鮮食玉米消費市場。作為江蘇乃至全國最大的農業大市——鹽城市,現有玉米種植面積31.27萬hm2,其中糯玉米種植面積4.53萬hm2。鮮食玉米作為“農、特、優”產品在特色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迅速發展,同時發揮了良好的增產增收作用[2]。為進一步促進當地鮮食玉米的發展,筆者于2018年引種18個鮮食甜玉米、糯玉米品種(系),以進行品比試驗,旨在篩選適合江蘇沿海地區種植的鮮食玉米品種,為生產提供支持。
試驗于2018年在鹽城市新洋農業試驗站內進行。試驗地屬濕潤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3.7~14.5℃,年光照平均在2 280 h左右,年降水量為1 021.1 mm左右。試驗地前茬為小麥,土壤為脫鹽沙壤土,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21.65 g/kg、速效氮含量136.21 mg/kg、速效磷含量20.9 mg/kg、速效鉀含量140.2 mg/kg,鹽分0.2%。
供試玉米品種名稱及來源見表1。
試驗于6月10日播種,采用人工拉溝起壟穴播種植方式,小區長5.6 m,壟間距1.2 m,面積20 m2,每壟2行,每穴3粒種,確保一播齊苗。試驗采用隨機排列,3次重復,密度6萬株/hm2。玉米出苗后及時除草間苗。基肥磷酸一銨300 kg/hm2,苗期追肥尿素15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 kg/hm2。其他田間管理正常進行。鮮果穗成熟后每小區隨機取10株考種,并按小區單收計產[3-5]。
從表2可以看出,糯玉米12個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在69~77 d,與對照相當或比對照品種晚熟,其中以花糯680最為晚熟,生育期77 d。參試品種植株高度為184.0~247.6 cm,最高的是蘇玉糯1802(247.6 cm),較對照蘇玉糯2號高39.8 cm,最矮的是斯達糯31(184.0 cm),較對照矮23.8 cm。株型除花糯680、萃糯5號是半緊湊型以外,其他都是緊湊型品種。

表1 供試玉米品種名稱及來源

表2 糯玉米物候期及田間表現
從表3可以看出,甜玉米各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在66~76 d,除了斯達甜225較對照早熟2 d外,其他品種與對照相當或比對照晚熟,其中以粵甜28最為晚熟,生育期76 d,較對照晚熟8 d。植株高度在208.6~253.1 cm,最高的是京科甜633(253.1 cm),較對照中農大甜413高45.5 cm(中農大甜413最矮,為208.6 cm)。株型除滬甜2號、斯達甜222、中甜401是半緊湊以外,其他都是緊湊株型。澳甜糯75、斯達糯31和蘇玉糯2號株高中等,穗位較低,株型緊湊,抗倒性較好,能耐密植。
由表4可知,糯玉米各品種穗長為15.6~22.1 cm,穗粗為3.9~5.2 cm,禿尖長在0~2.9 cm,其中花糯680、天貴糯932粒色花色,斯達糯31、京紫糯219粒色深紫,其他品種粒色均為白色,各品種間的果穗特征差異明顯。鮮食期觀察這些品種,品嘗食味口感1級(斯達糯31口感2級),外觀形狀1級。
由表5可知,甜玉米各品種穗長為16.8~20.0 cm,穗粗為4.3~5.1 cm,禿尖長在0.5~2.4 cm,粒色除中甜401是白色以外,其他粒色均為黃色,鮮食期觀察這些品種品嘗食味口感1級,外觀形狀1級。

表3 甜玉米物候期及田間表現
由表4可知,糯玉米12個品種分為3個梯次:天貴糯932、花糯680、金糯1607、中糯336產量高(10 181.76~10 356.77 kg/hm2),較對照(蘇玉糯2號)增產5.4%~7.2%;澳甜糯75、蘇玉糯1802、京紫糯219產量中等(9 763.00~9 925.50 kg/hm2),較對照增產1.0%~2.7%;其他品種則較對照減產0.2%~13.1%。
由表5可知,甜玉米8個品種也可分為3個梯次:斯達甜230、中甜401、京科甜633較對照(中農大甜413)增產14.74%~21.31%,其中以斯達甜230增產極為顯著,增產21.31%;斯達甜225、晶甜9號產量中等;滬甜2號、粵甜28較對照減產5.12%~9.86%。

表4 糯玉米鮮果穗考種及產量情況

表5 甜玉米鮮果穗考種及產量情況
參試品種從播種到鮮果穗采收期間,遭受了一次強臺風襲擊,因此有的品種倒伏率較高。糯玉米組田間表現以京紫糯219的倒伏率最高(32.5%),以澳甜糯75、斯達糯31和對照蘇玉糯2號的倒伏率低(0~0.8%)。甜玉米組以中甜401的倒伏率最高(7.2%)。鮮果穗采收時田間調查小斑病1~3級,心葉期玉米螟為害1~3級。
鮮食糯玉米、甜玉米是普通玉米的遺傳突變增值類型[7],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較普通玉米要求更為精細。綜合各個品種的農藝性狀、產量、品質和抗逆性等,不同品種間產量差異很大。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除了品種間的產量增產潛力差異外,不同品種對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土壤狀況、降水、病蟲害的發生等適應性不同,對不同地區的抗病性、抗倒性、豐產性等方面也有差異,這也是造成產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在本試驗中,糯玉米組以天貴糯932、花糯680、金糯1607、中糯336表現突出,甜玉米組以斯達甜230、中甜401、京科甜633表現良好,適宜在沿海地區秋季推廣種植。由于當地無霜期長,氣候條件適宜鮮食甜、糯玉米春、秋2季種植,本試驗僅就秋季種植做出初步總結,其他季節的種植表現有待進一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