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自然·代謝》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醫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1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血糖水平保持穩定,并已在部分靈長類動物中測試成功。該研究成果對改善這種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內增加了3倍。雖然這種疾病可以通過藥物控制,但是現階段沒有療法可以停止或逆轉疾病進展,也就是說人類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目前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利用胰島素,這是機體內降低血糖的唯一“救星”。
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將胰島細胞移植到肝臟中是一種治療手段,但這種療法會導致出血、形成血栓、移植物排斥等并發癥。皮下移植的位置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這些位置較易抵達和監測,但移植物通常無法存活,因為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
此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阿里·那吉、戴夫楊什·阿嘎瓦爾及他們的同事,將胰島細胞包裹在一種新的膠原基質內,克服了這一問題。這種基質能幫助細胞在皮下移植后存活。當研究團隊在嚙齒動物模型和少數靈長類動物中測試該技術時,它能讓這些動物維持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正常產生。
可移植的胰島細胞供不應求,因為這種細胞來自供者的遺體,因此,研究團隊認為他們的方法可用于提高其他類型的移植細胞的生存力。例如,如果干細胞來源的β細胞也可以進行這種處理,它們或能成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的一個可再生來源,從而替代1型糖尿病患者所失去的那些細胞。
研究人員總結稱,盡管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但胰島皮下移植的出現,將能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幸福感是生活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除了健康和財富,如何衡量幸福感呢?英國《自然·通訊》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通過數學計算發現,內疚會增加幸福感,嫉妒則會降低幸福感。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羅布·B·拉特利奇博士團隊研發了一個涵蓋收入、人際關系、性格特征等多種因素的幸福感數學方程式。計算結果包括兩項主要發現:金錢和利益產生的心理快感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而“分享意愿”是提升幸福感的關鍵。
為驗證上述結論,研究人員對47名彼此陌生的志愿者進行隨機分組,并讓他們完成多項任務。第一項任務是給陌生人捐錢。分析發現,內疚感較強的參試者平均捐出30%的金錢,而嫉妒心較強的參試者平均只捐出10%。這一結果表明,內疚感或可引發分享意愿,使人增加幸福感。第二項任務是賭博小游戲。參試者一方面期望以小錢贏大錢,同時也會觀察同伴的輸贏情況。研究人員通過觀察、計算發現,贏錢時參試者會感到快樂,但如果同伴也贏錢了,他們的幸福感更強——主要原因可能是內疚心態。此外,如果自己輸了錢而同伴卻贏了錢時,參試者會感到更不快樂——這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嫉妒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