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妮
何女士月經一直不太準,這次更是一連三個多月都沒來月經。放心不下的何女士最終還是決定到醫院查個明白。B超顯示何女士雙側卵巢均探及10個以上直徑小于10mm的卵泡,考慮多囊卵巢。對此,何女士表示十分疑惑:什么是多囊卵巢?是否需要治療?它與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同一種疾病嗎?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婦科內分泌代謝疾病,一般認為,在育齡婦女中發病率約6%~10%。目前,我國尚缺乏全國性、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結果,確切的發病率還不清楚。
正常女性大約有20%左右的幾率檢出多囊卵巢,但多囊卵巢并非一定是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上,多囊卵巢綜合征以雄激素過高的臨床或生化表現、持續無排卵、卵巢多囊改變為特征,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肥胖。月經稀發、閉經或不規則子宮出血是診斷的必須條件,同時結合高雄激素和超聲檢查結果,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異常的疾病。所以,單是多囊卵巢是不足以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
育齡期婦女若是出現下列癥狀應警惕多囊卵巢綜合征:
1.月經不調,多表現為月經稀發(周期35天到6個月),經量少甚至閉經,或者合并經期時間長、淋漓不凈。也可表現為不規則子宮出血。
2.高雄激素表現,即面部、背部痤瘡;唇周、上臂、大腿等處出現多毛現象;患者頭面部油脂過多,毛孔增大;集中在頭頂的脫發,既不侵犯發際線,也不會發生光頭。
3.肥胖,即使吃得不多,體重仍在增長,常呈腹部肥胖型。超重的患者可出現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常表現為在睡眠過程中憋氣、呼吸中斷。
4.不孕及反復流產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危害不僅僅是長痘、多毛、不孕及反復流產,它還可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風險,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一旦出現月經紊亂或月經量過少、肥胖、多毛等癥狀,需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病情。
由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因不明確、臨床表現多樣化,目前暫無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對癥治療為主。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治愈要求、臨床表現等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以緩解癥狀、解決生育問題、維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藥物選擇有復方短效避孕藥、二甲雙胍、孕激素等,需根據患者情況決定。大多數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都有肥胖問題,對于這類患者,目標是在3~6月內體重減輕5%~10%。主要是采取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行為干預等方法。運動的時間,建議選擇在早餐或晚餐后1小時進行,每次20~30分鐘,每周不少于5次。患者日常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刺激,減輕壓力。
需注意的是,即使患者沒有生育要求,也應積極治療。因為長時間不排卵、稀發排卵,子宮內膜長期處于增生狀態,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