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剛
網絡上有文章稱,心臟病發作,用力咳嗽能救命!還呼吁把這個方法轉給心臟有問題的人。文章里寫道,“有研究人員指出,在心跳驟停時,患者的血液循環會突然停滯;如果在心臟驟停發生前,能猛烈地咳嗽(咳嗽會增加胸廓內部的壓力),就能對心臟起到直接按摩的作用。”
這一說法對不對呢?目前,還未有一本相關指南推薦劇烈咳嗽用于心肺復蘇,甚至還有學者認為其可能有害。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已經發生心臟驟停,意識喪失,人自然不會咳嗽;如果是心絞痛或心梗引起的胸痛,劇烈咳嗽會增加心肌耗氧量,反而會加重患者病情、增加心臟驟停的風險;同時主動脈夾層患者也可以出現明顯胸背部疼痛,這時最重要的是絕對臥床休息、避免用力,在不知病情的情況下盲目咳嗽會導致大血管破裂。
《生理學研究》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用力咳嗽確實可使胸腔內壓升高250~450 mmHg,腹腔內壓升高100mmHg,可增加靜脈回流,并促進血液從肺靜脈輸送到左心房;也會壓迫心臟和大血管,加速讓血液從心臟排出。咳嗽也可產生約1~25焦耳的能量,就好像啟動了“人工起搏器”,給瀕死的心臟一次“除顫”,從而有可能轉復心律失常。因此,這一作用常用于治療冠脈內注射造影劑后發生室顫、心臟停搏、心動過緩和低血壓。但是使用的前提是,必須在醫院心電監護條件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咳嗽,每次盡量多地深吸氣后,進行迅速、有力、頻率為1次/(1~3)秒的咳嗽。這樣能短暫維持一段時間的意識清醒,為高級生命支持的實施爭取準備時間。但是普通患者又怎么知道自己發生的是何種心律失常呢?因此并不適合普通人用來急救。
同時,劇烈咳嗽還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最典型情況是咳嗽引起的暈厥。這是一種反射性的、短暫的意識喪失,由于劇烈咳嗽發作而持續幾秒鐘。根據文獻分析,咳嗽致暈厥占成人暈厥的2.6%,咳嗽暈厥患者以男性多見(約92%),常并存慢阻肺和神經系統疾病。咳嗽引起暈厥的主要機制是:咳嗽時胸腔內壓力升高可導致靜脈血流量下降(肺部靜脈血管被擠壓)和壓力感受器激活,繼而引起外周血管擴張,最終導致血壓下降。這就意味著,咳嗽時血壓升高,咳嗽后可能會出現血壓下降;與此同時胸腔內壓力增高可導致腦血流量進一步減少,從而可導致暈厥發生。除了反射性心動過緩,劇烈咳嗽還可能引起竇性心動過速。咳嗽引起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也有相關報道,包括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等。所以,咳嗽可逆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說法,目前還未得到相關指南的推薦。
實際上,突發的心臟驟停很難預測,也很難預防。但有個概念,叫做預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求救信號。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四分之三的猝死者發作前有心絞痛或呼吸困難。這個癥狀,就是心臟驟停的預警,是救治的重要窗口,此時呼叫救護車去醫院,生存的機會會大大增加。而我國心梗患者僅15%左右抓住了這些關鍵預警信號,呼叫救護車就診;大多數患者死在了家里,還有10%死在去醫院的路上。所以,胸痛時,不要聽信偏方自救,應該趕快呼叫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