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汪文妮,繆葉佳,朱小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形勢嚴峻。疫情發生后,我院在堅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的前提下,針對老干部高齡、基礎病多、易感、死亡率高等特點,將老干部的疫情防控工作視為重中之重,提高診療效率,主動作為、醫療服務保障前移、規范醫務人員行為、多措并舉,取的良好成效。梳理回顧這段工作,總結經驗、改進方法,對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應對建議,現報道如下。
1.1 確保住院老干部零感染
1.1.1 制定疫情期間標準化分診和收治流程疫情發生后我院周密做好預案、疫情監測、疫情排查、疫情預警。設立了發熱門診和發熱病房,成立了疫情防治專家組。疫情期間急診就診的老干部,通過急診綠色通道,經醫院疫情防治專家組成員或急診科專家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檢驗、檢查結果判斷患者是否需要收住發熱病房行2019-nCoV核酸檢測,如心腦血管系統急癥患者經疫情防治專家組專家或急診科專家排除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可正常收治干部病區專科單間病房治療、觀察。如遇發熱患者需收住發熱病房行2019-nCoV核酸檢測,2次檢測陰性(2次檢測需間隔24 h),同時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檢驗、檢查結果(特別是胸部CT檢查結果以及血生化、常規檢查結果)綜合判斷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收住干部病區專科單間病房,為減少與發熱患者有接觸史的人員流動,由保健辦公室工作人員幫其辦理住院手續。如診斷為新冠肺炎則立即轉院收治指定醫院。在提高診療效率的同時確保了患者院內安全性,疫情期間做到對新冠肺炎患者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1],有效控制院內交叉感染可能。筑牢新冠肺炎在院內流行的屏障。
1.1.2 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目標根據醫院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規范醫務人員行為,及時組織學習有關疫情防控的各項政策規定,嚴格遵循標準預防原則,按照分級防護標準和相關技術規范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格手衛生,按要求監測體溫,若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及時報告。不吃野味,不參加聚餐聚會、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嚴格落實歸隊后隔離觀察紀律。從而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組織醫務人員填寫《“零感染”目標承諾書》。有效降低因醫務人員感染所造成的院內傳播風險。杜絕由醫務人員感染所造成的老干部院內感染。
1.1.3 織密院感防控網絡做好老干部家屬、陪護的管理,加強一線防護,禁止探視,限制陪護,疫情期間在院患者主要分部在干部病區,隨著老干部逐漸進入“兩高期”(高齡期、高發病期),住院天數不斷增加,陪護需求率逐漸提高[2]。為防治疫情輸入,對在院患者家屬、陪護的管理需進一步加強。對于確需陪護的老干部必須固定1名陪護,且身心健康、無疫區接觸史,陪護期間不得隨意調整、串病房。通過宣傳展牌、微信公眾號、健康教育單頁等多種途徑形式,使患者家屬、陪護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護知識、指導其正確洗手、戴脫口罩、咳嗽和社交禮儀[3],醫學觀察和居家隔離等相關常識。做好各區域空氣、地面、用品的清潔、消毒,不留死角。
1.2 醫療服務保障前移疫情發生后,醫院第一時間安排專家對駐區部隊干休所和各單位派駐門診部工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的傳授,醫院以聯勤虛擬醫院為基礎,超常規開發建設遠程醫療系統,實現了準時傳達信息,精準輻射點位,24 h網上咨詢等信息化疫情防控手段。采取遠程交班、遠程會診、遠程咨詢等現代化技術及時幫助老干部解決醫療保障問題。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普及疫情防治、防控知識。給各干休所發放疫情防控形勢教育參考手冊,通過微信公眾號不間斷發布有關信息和相關知識。
1.3 確保院外老干部零感染疫情期間防護物資緊缺,醫院積極為干休所和派駐門診部籌措調撥防疫物資。定期走訪干休所和派駐門診部,了解其防御工作是否扎實有效,人員思想動態,衛勤現狀[4]。該項工作責任到人,分區包干,切實將疫情防控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將老干部每周常規開藥改為干休所統計老干部的用藥品種和用藥量,統一到醫院藥房領取。減少老干部的外出,確保零感染。
2.1 多科室全力合作精準救治非疫情期間我院干部病區保障對象相對固定,老干部需住院時大部分收住干部病區,醫護人員對保障對象的健康狀況、病情、病史較為了解。疫情期間收住發熱病房的老干部,因其高齡并患有多系統疾病,收住時不僅有肺部感染同時還有心功能不全等基礎病,所以救治過程中需要干部病區醫師配合與指導。針對這種情況,建議采取的相應措施:抽調干部病區醫師加入發熱病房醫師隊伍;發熱病房收治老干部后,根據病情可由干部病區專科醫師會診共同商討治療方案;如條件允許在抽組發熱病房醫師隊伍時,干部病房醫師可占一定比例。
2.2 全方位加強宣教疫情期間,經專家判斷需收住發熱病房行2019-nCoV核酸檢測的老干部中,有部分家屬拒絕收住發熱病房,針對這種現象建議采取相應措施:①前期對干休所進行有關疫情防控知識教育時增加宣教內容,如根據病情老干部收住發熱病房進行核酸檢測,對早診斷、早治療和防止交叉感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內容。②建議干休所工作人員在送診時提前做好相關知識的教育和普及。使有發熱或疫區接觸史的老干部和家屬做好收住發熱病房的心理準備。
2.3 多措并舉展現人文關懷充分利用微信視頻,平板電腦視頻等現代化手段代替常規探視。借助移動醫療第三方應用軟件、移動醫療硬件等智能終端完成并取代傳統的探視功能[5]。在不突破規定的前提下,經審批對于特殊事情可采取特殊手段。
加強疫情常態化背景下老干部醫療保障工作,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保健工作的一個突出特點。對疫情期間工作的回顧、總結、思考,是撬動新醫療保健工作完善和改進的前提。此次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平戰時批量傷員“非計劃性”,“離散、隨機、動態”等方面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6-7]。在組織結構、力量使用、能力建設等方面均積累了有益經驗[8],可為下一步優質醫療資源更好的共享;專科發展的同時重視全面發展;推進智慧醫療落地;充分發揮信息終端健康教育作用等方面拓展思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