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 李家泉
在我們周圍,有一些女性不敢放聲笑、不敢用力咳嗽,這不是因為她們溫柔文靜,而是因為她們患有一種疾病——壓力性尿失禁。為了避免難堪,她們只能選擇“矜持”,身心卻飽受折磨。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該如何治療呢?
壓力性尿失禁是怎么發生的呢?
我們知道,在尿道的下端有一個環狀的括約肌,控制尿液由膀胱向尿道排出。正常情況下,當膀胱中儲存了一定量的尿液,由大腦控制包括尿道括約肌在內的泌尿系統開始排尿。泌尿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功能發生障礙,就有可能發生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在中老年女性中發病率很高,約為40%,主要是因為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直接影響尿道括約肌的功能,當咳嗽、擤鼻、大笑或軀體運動時增加了膀胱的壓力,就會導致尿失禁。
尿失禁的類型很多,但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男性由于下尿路解剖結構與女性不同,少有因自然因素發生壓力性尿失禁,多發生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術及前列腺癌根治術后,且多數患者可經盆底肌訓練緩解。
壓力性尿失禁可根據腹壓上升是否導致尿液滲漏確診,臨床上一般將其嚴重程度分為4級:一級,咳嗽時偶發尿失禁;二級,屏氣或用力時出現尿失禁;三級,直立時出現尿失禁;四級,直立或平臥時都發生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并不會造成患者生理上的嚴重病變,但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內褲氣味難聞,不敢出門,不敢大笑,連看喜劇、聽相聲都害怕,更怕感冒時咳嗽和打噴嚏,由此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對于壓力性尿失禁,除老年患者適當給予雌激素進行替補治療,其他藥物療效甚微。解除痛苦的主要方法在于鍛煉盆底肌群張力,增強其括約肌能力,使尿失禁減輕或消失。當前公認的盆底肌訓練方式為:持續收縮盆底肌(俗稱的提肛運動)數秒,逐漸放松至完全放松后再次收縮并保持數秒,重復進行30~40次后則算完成1組,每日進行3~4組即可,通常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
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檢查、不能耐受、預期效果不佳的患者,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生活質量要求較高的患者,可以試試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該術式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的吊帶將過度活動的尿道中段施行無張力的懸吊,保存正常尿控結構,達到控尿效果,手術切口小,出血少,并發癥少,治愈率達96%以上,是目前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金標準。
雖然“吊帶”手術是一個微創手術,手術過程并不復雜,僅有幾個穿刺孔,術后基本看不到手術疤痕,但對醫生的要求較高。而且,準確的診斷是一切治療的前提。判斷患者是不是壓力性尿失禁,能否做“吊帶”手術,這需要全面的檢查,以及泌尿外科醫生的準確判斷。特別是對于需要進行“吊帶”手術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更需要謹慎檢查和診斷。因為患者往往會伴發有其他類型的尿失禁,而且壓力性尿失禁還是女性盆底脫垂臨床癥狀中的一個方面,因此是否需要做“吊帶”手術,何時做“吊帶”手術,術后需要采取什么樣的保養措施和對癥治療方式,都是需要泌尿專科醫生來仔細斟酌的,這關系到手術成功與否,關系到手術療效的持續時間。所以中老年女性如果患有尿失禁,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治,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