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精神衛生中心 劉遠芳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于9月8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其中,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現場視頻顯示,張定宇步履蹣跚走入人民大會堂。這個瞬間,令人淚目。因為張定宇是一名漸凍癥患者,但他卻帶病堅守崗位,與時間賽跑,帶領醫院干部職工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為打贏“武漢保衛戰”做出突出貢獻。
漸凍癥又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在逐漸喪失行動功能的過程,卻保持著清醒的大腦,認知能力往往不會受到影響,其痛苦可想而知。漸凍癥目前還不能治愈,但早期發現可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過去臨床上對這種病的診斷較困難,特別是早期的時候;然而,隨著電生理檢查技術的發展,肌電圖對漸凍癥的早期診斷具有決定性價值,可以發現許多還沒有表現出癥狀的受累病灶。
您可能聽過腦電圖、心電圖,對肌電圖卻很陌生。下面就帶您了解什么是肌電圖,以及它在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過程中如何發揮著重要作用。
肌電圖是應用電子學儀器記錄肌肉靜止或收縮時的電活動,以及應用電刺激檢查神經、肌肉興奮及傳導功能的方法,英文簡稱EMG。肌電圖包括許多項目,如針電極肌電圖、神經傳導檢測、F波、各種單位反射、巨肌電圖等,其檢查過程就是使用特殊的電極(包括貼在皮膚表面的電極和扎入肌肉的針電極),記錄肌肉和神經主動或誘發產生的電信號,通過對這些電信號的分析,專業的肌電圖醫生可以判斷周圍神經系統(包括神經元、神經根、外周神經、神經肌肉連接處和肌肉)有無病變以及病變的具體部位。通俗點說,就像電工可以使用電筆找到損壞的線路一樣,醫生也可以通過電極和針電極的傳導找到神經損害部位,并判斷它的類型。
可見,肌電圖是組織化學、生物化學及基因等檢測技術不能取代的臨床客觀檢測手段,它可以診斷和鑒別診斷脊髓前角、根、干、叢、支的神經疾病,神經肌肉接頭疾病及肌肉疾病,以及相關疾病在恢復過程的評價。該技術被公認為是神經系統定位診斷的延伸,是診斷和鑒別診斷神經、肌肉及神經肌肉接頭病變的客觀檢查手段,現已經廣泛應用在骨科、手外科各種外傷、慢性卡壓引發的神經、神經根損傷,神經內科各種外周神經、脊髓病變,糖尿病外周神經慢性損傷。所以,當患者出現肌肉萎縮、無力、手腳麻木(包括感覺減退、針刺和螞蟻爬的感覺等)、肌肉酸痛僵硬等癥狀,且臨床醫生考慮上述癥狀可能由于周圍神經系統病變,比如運動神經元病、頸腰椎病引起的神經根病,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局部單神經病或肌肉病,不由中樞神經引起時,會建議患者進行肌電圖檢查。
肌電圖雖有大用,卻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就是患者感受差。可以試想,將一根針扎進肌肉里面,雖然不會出血,但是有痛苦的針刺感,尤其對于小孩來說,痛苦感更加明顯。不過,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能更好地感知患者感受,并想盡辦法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肌電圖也有檢查禁忌癥:裝有心臟起搏器、心臟搭橋、暈針患者禁做此檢查;有嚴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忌針極肌電圖檢查;同時使用高頻手術設備時禁忌檢查;心臟除顫時禁忌檢查;有嚴重傳染病的患者禁忌用重復針電極進行肌電圖檢查;有感染灶的部位禁用針極肌電圖檢查;神志不清、不能耐受的患者禁忌針極肌電圖檢查,適當選用部分神經圖的檢查;對肌電圖檢查不能適應者禁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