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第二人民醫院 黃玉瓊
由于事業、經濟等多種原因,很多女性都是到了35歲后才考慮生育問題,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不少年齡在40歲左右女性都有生二胎的打算。如果你選擇成為高齡產婦,就要比年輕媽媽更加細心地進行孕前準備和孕期檢查。
世界各國的婚姻法都限制了結婚的最低年齡,如我國規定男不得早于22歲,女不得早于20歲結婚。對結婚的最低年齡進行限制,主要是為了保護婦女健康,避免過早生育。但從醫學角度講,結婚的最低年齡并不等于生育的最佳年齡。實際上,女性要到23~25歲發育才接近完全成熟。與此相反,目前似乎還沒有哪個國家對婦女的最高生育年齡作出限制。事實上,過晚生育同樣對婦女的健康不利,且更使優生優育沒有保障。從生理角度來講,女性25~29歲,生育能力處于最佳狀態,是生殖力最為旺盛的階段,有利于下一代身體健康。
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對生育力有什么影響?臨床上將年齡超過35歲的女性定義為高齡產婦,其妊娠相關風險均明顯高于非高齡孕產婦。
首先,高齡產婦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生育能力降低。女性在25 歲時,半年內妊娠率達60%,30歲后則降至30%以下。而不孕率在29歲前約為10%,30歲后則升為15%以上。
其次,晚生育也是發生遺傳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小兒唐氏綜合征(又稱伸舌樣癡呆)就與孕婦年齡密切相關:30歲以上者每1000個活產嬰兒中出現率為1.54,35歲以上者為2.63,40歲以上為14.29,超過45歲為34.19。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心血管畸形、唇裂等,發病率也明顯增加。
再者,年齡大、晚生育還容易造成嬰兒死亡率增高。35歲以前生育者,死胎率低而存活率高;39~42歲則增加2/3,且嬰兒出現畸形的可能性更大。
最后,于大齡婦女自身而言,還要考慮到動脈變化、血流增加等情況,以及妊娠對心臟功能的嚴峻考驗。由于年齡大了,高血壓、糖尿病等一系列問題也增多了,由此而引發的并發癥也大大增加,這些情況都可能危及母嬰生命安全。
由于種種原因,直到高齡才懷孕的婦女,對可能涉及的“險灘”要有足夠理解和認識(臨床把這類妊娠稱為高危妊娠),并盡早去醫院檢查,勤做產前檢查及有關診斷,做好產前、產時和產后保健工作,以確保母嬰健康和安全。
首先,在懷孕前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作一個評估,例如回顧一下自己的直系親屬中是否有遺傳病史,自己是否患有傳染病和遺傳病,自己的身體是否強壯,心理狀態是否正常。
其次,在圍孕期(懷孕前3~6個月)時,男女雙方都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反對在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喝酒、吸煙的情況下受孕。在懷孕前去正規的醫院做一次全身及婦科檢查,全面了解健康情況,包括營養、發育、有無貧血、高血壓、腎炎、肝炎、糖尿病等。做到早期治療,有備無患。
在懷孕早期,要避免細菌、病毒感染,不亂服用藥物,并保持良好心情,不要過于緊張或憂慮。在孕12周和20周時進行超聲波檢查,看胎兒是否有發育異常。在16~20周進行甲胎蛋白檢測,可及時診斷神經缺損、唐氏綜合征、腎臟和肝臟疾病。
另外,在懷孕七八個月時,每天進行1~3個小時的胎動計數或者丈夫幫助聽胎心跳動,及時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以免出現問題沒有及時告知醫生而造成生命危險。值得一提的是,高齡產婦必須提前入院待產,具體時間當然要由醫生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