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潘丹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考試近在眼前,為了幫助考生考出好成績,不少家長選擇考前給考生進行“大補”,這其實并不是正確的做法。對于考生的飲食,潘丹峰主任主張均衡飲食,不建議考前突擊進補,因為每個考生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有的體質偏熱,有的偏涼,在沒有辨證體質的情況下直接進補,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會導致考生口干、多夢等情況。因此,一般不主張考前特別進補。那么如何做到營養均衡呢?
保證早餐質量。眾所周知早餐很重要,高質量的早餐對考生考試發揮能起到重要作用。建議考生的早餐要有一定量的主食,例如面、粉、面包、饅頭、包點等。再搭配一些含有動物蛋白質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等,如果吃面,建議搭配一些肉類、動物食品等。一方面,主食可以給考生提供碳水化合物,人類的大腦是以血糖作為唯一的能量來源,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夠保證大腦的正常發揮;另一方面,吃一些肉類、含蛋白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加飽腹感,考生不會很快感到饑餓。午餐和晚餐不宜吃的過飽或油膩。午、晚餐也要做到均衡搭配,除有主食、肉類外,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但要注意不宜吃得過飽或者過于油膩,以免加重消化道的負擔。
注意平衡飲食,做到粗細搭配、干稀搭配、主副食品搭配、葷素搭配、菜的顏色搭配。不要大魚大肉,要以素菜為主,葷菜方面,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多吃魚、瘦肉和雞鴨。不喜歡吃肉的學生可多吃些豆腐、豆花、豆腐腦等豆制品,同樣可以補充蛋白質。注意烹調方法多樣化,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
由于考前學習緊張,體能消耗較大,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良,于是變著花樣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不惜整天大魚大肉,更甚者天天下館子。其實,每天的大魚大肉、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反而會導致腹瀉、胃不舒服等現象,而且吃得過雜反而容易造成腸胃疲勞,而吃的過飽,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氧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影響學習和復習。有家長喜歡在大考前夕為孩子準備特別的飯菜,事實上,考前大換食譜是考生飲食的大忌。原因在于食譜變化大,腸胃需要一定的適應期,這反而容易影響身體狀態。注意飲食安全和衛生。提醒考生盡量不要在外面一些大排檔或者小攤上吃東西,盡可能不吃或少吃冷飲,吃東西前將手洗干凈。
考前“大補”并不適合所有考生,應根據體質。辯證治療。考前保證早餐質量。午、晚餐做到均衡搭配。平衡飲食,做到粗細搭配、干稀搭配、主副食品搭配、葷素搭配、菜的顏色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