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暉
思維的風暴,足以掀起歷史的巨浪,影響與改變著人類的認知。兩千多年來,《孫子兵法》作為兵學智慧的寶囊,深深地刻在了歷世歷代人的腦海里。在人們不間斷地對這部思想深邃、謀略奇妙、充滿著深刻哲理的“兵經”進行深入研究和廣泛運用的過程中,學者路秀儒獨辟蹊徑、獨具慧眼地從中發掘出蘊藏其間的“修身齊家”密碼。
新的視野,總能發現不同的勝景。在山東孫子研究會的支持下,《修齊看孫子——從〈孫子兵法〉中汲取修身齊家智慧》一書,近期由山東城市出版傳媒集團·濟南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是“修身悟孫子——跨越千年時空的感悟”;下篇是“齊家問孫子——跨越千年時空的問對”。這部著作,以全新的觸角顛覆了人們對《孫子兵法》冰冷血腥的看法。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把《孫子兵法》放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價值映照,條分縷析地揭示出這部神奇兵書浸含著的“處世法則”,集聚著的修身齊家之要。學好學透《孫子兵法》,不僅僅在軍事領域可以進入制高點,而且對人生的修為更是裨益無窮。
在“修身悟孫子”中,作者以精辟洗練的文字,揭示并確立起人生的站位、責覺、遠度、胸襟、破立、分寸、細節、尚風、養性、聚氣、礪能11 個方面的要旨內容,告誡并啟示人們如何才能把“身”修出境界,把“運”打造得風生水起,把“命”修行得天人合一。這樣,更有助于人們在深入研究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領略東方智慧的永恒魅力,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人生修養和綜合素質。在“齊家問孫子”中,作者采取類似《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的形式,通過大量生動實例專門解析智慧經典的應用,以“范世立家”“紓困興家”“致富豐家”“防衰穩家”“育兒教子”“夫妻相處”“婆媳相處”“鄰里相處”八大智慧,啟發并警示人們家要“齊”出水平,“齊”出“范兒”,“齊”出和諧之音,雖不是一件輕松可期的事情,但都從《孫子兵法》中找到鑰匙。只要注重智商的調動與運用、情商的培植與激發、財商的累積與疊加,就能從根本上實現“萬事興”。當通篇論著讀完之后,你便會由衷地感受到:孫子是我們人生之路上的導師,《孫子兵法》是我們修身養性和維持良好家庭關系的生動教材與課堂。
作者路秀儒,是一名在軍隊工作剛剛退休的學者,苦心窮經《孫子兵法》幾十年,在兵法蘊含的謀略學、思維學、運籌學、美學、創新學等軍事文化領域出版多部著作。他認為,《孫子兵法》是一座豐厚的思想和文化寶庫,是一座魅力無限、寶藏無窮的迷宮,要進一步開啟它的密碼、挖掘它的內存、激發它的潛能。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路秀儒日夜沉浸其間不能自拔。正是有了這樣一種營養要素的日夜浸潤,他的視野越來越寬,視角越來越廣,研究課題越來越給人們以驚喜與震撼。多年前撰寫的《2020年的戰爭:機器人戰爭》,在一些國際沖突中得到了印證。他撰寫的《知識戰爭》,放到今天正在發生的科技戰、貿易戰中,就不能不讓人們為他的驚人預測所折服。在《美眼看孫子》一書中,他更是大膽地提出了《孫子兵法》中的美學概念與美學價值。現在,《孫子兵法》研究正在走向深入,這一璀璨瑰寶正在從軍事領域更全面地走向社會、走進生活。但從“修身齊家”的主旨中去研究開掘孫子兵法的功能作用,尚屬首創。如果說以往傳統領域研究《孫子兵法》,主要堅持以軍事為根基,更多注重“悟劍論道”,那么《修齊看孫子》一書,則深刻揭示了在極富智慧和情商作用下的《孫子兵法》,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研究領域的空白。這一研究成果的確令人欣喜,令人為之擊掌稱頌。
當前,社會發展已進入高信息化時代。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競爭日趨激烈, 人際關系更加復雜, 給人們帶來了強大的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修齊看孫子》一書,有助于我們找到修身前行的路。未來已來。要想讓自己擁有更加輝煌的人生,更加和美幸福的家庭,至少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
目標致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人生真正的失敗, 既是看不清大勢,更是從喪失希望開始。《修齊看孫子》通過古今中外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告訴人們,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與什么人競爭,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當前的局勢,看清彼此雙方的實力懸殊情況,分析當下自我的條件,從而確立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目標。有道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足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一個人要想獲取勝利、走向成功,就必須有一個清晰可行的目標規劃。
自助者強。“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于天下。”沒有過硬的素質和本領,難以獲取成功。大凡成功者,皆以人生智能為核、德能為基、氣能為魂、行能為重、績能為功。相反,消極、軟弱、無助、懶做、平庸的人生,注定是失敗與悲哀的。《修齊看孫子》不僅大力倡導人生“多能”,而且其蘊含的關于能力素質的“基因圖譜”,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價值。
敬慎不敗。“慎戰”,是《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之一。一部《孫子兵法》在字里行間處處滲透著“慎戰節兵”的價值取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此乃“安國全軍之道”。《修齊看孫子》中反復提醒人們,在行進之路上一定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中國古代的先賢圣哲,都有一種非常可貴的傳統,即朝乾夕惕,憂患系心。《詩經》講:“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孟子嘗言:“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荀子·君子》說:“忠者惇慎。”劉向告誡兒子說:“今若年少,得黃門侍郎,要顯處也。新拜皆謝,貴人叩頭,謹戰戰栗栗,乃可必免。”意思是:如今你少年得志,做了黃門侍郎。這可是個顯要的職位啊!那些剛剛就職的官員,都要向你道謝,達官貴人會向你叩頭禮拜。你要小心謹慎、戰戰栗栗、兢兢業業地奉職辦事,才可以免除禍患。
和諧為貴。和,是指事物多樣性的統一,指整個宇宙合乎規律的存在與發展。古人講,“禮之用,和為貴”。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思想,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軍事思想。在《孫子兵法》中,和平、和諧、和合的思想通篇閃耀著光芒。人是社會的產物,遇事能強而避之、懂得放手、做好自己、不戰為上、以“雅”還牙,就是大智慧、大情懷、大修養。對一個家庭來講,家和萬事興。內部關系和諧、相處融洽、生活開心快樂最重要。《修齊看孫子》強調,家庭成員的關系和矛盾,是一個家的頭等大事,關系到每個成員的成長和幸福,是不能不慎重考慮、觀察、分析、研究的。一個真正有修養、有格局、有智慧的人,會始終保持一種讓自己和對方都開心快樂的溝通方式,來維護家庭關系,保證家庭和睦與幸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先賢們積累的瑰寶,豐富深奧、厚重無價。透過《修齊看孫子》這本書,我們會越來越覺得《孫子兵法》不失為人生過程的一劑“大補”之藥。能讓你擁有更加健全的認知,去掉和卸下過重的包袱,避免不必要的人生與家庭麻煩,在不斷補足生存的能量,增強成功的智慧,獲取成功的力量中,走向更加通達吉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