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東 王睿 王華禮 喬慶東 謝海峰
河南新鄉市中心醫院泌尿外一科 新鄉 453000
尿路結石是臨床泌尿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其中上尿路結石的發病率較高[1]。輸尿管軟鏡碎石術(retrograde intrarenal stone surgery,RIRS)具有微創、安全的優勢,可有效將結石清除,是臨床治療尿路結石的有效方式[2]。雙側上尿路結石占全部結石患者的15%左右,而同期行RIRS治療可減少麻醉及手術次數,提升患者的依從性[3]。但目前對同期行RIRS治療的爭議主要在于手術的安全性[4]。本研究通過對80例行RIRS治療的雙側上尿路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同期RIRS治療雙側上尿路結石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01—2020-01間我科行RIRS治療的80例雙側上尿路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結石≤2 cm。(2)血清肌酐≤178 mmol/L,腎小球濾過率≥30 mL/min。排除標準:(1)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以及泌尿道感染。(2)凝血功能障礙。將同期施術的患者作為同期組,將分期施術的患者作為分期組,各40例。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同期組:取截石位,靜吸復合全麻。直視下將Olympus公司生產的9.8 F輸尿管鏡置入膀胱觀察,尋找輸尿管口。經輸尿管置入導絲至一側輸尿管內,在導絲引導下進鏡至腎盂處。如發現輸尿管結石,將結石推回腎盂,留置導絲,將輸尿管鏡退出。沿導絲置入COOK公司生產的Flexor輸尿管導入鞘,直視下將軟鏡置入至腎盂。發現結石后將光纖置入,啟動中國瑞柯恩公司生產的Ho:YAG激光將結石粉碎至<4 mm的碎末,較大結石用取石籃取出。同法處理對側的上尿路結石。留置雙J管和16 F~18 F三腔導尿管,結束手術。分期組:一期先處理有輸尿管梗阻或伴腎積水一側的結石。術后2周經腹部平片復查,根據結石情況,進行二期采用RIRS處理對側上尿路結石,方法同上。
1.3 評價指標 (1)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分期組兩次手術及住院時間之和)。(2)術前及術后第3天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標水平。(3)術后1個月復查腹部X線平片(KUB),統計結石殘留率。(4)并發癥(腎周圍積液、膀胱輸尿管反流、腎周圍感染、輸尿管狹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 觀察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手術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2組手術及住院時間比較(±s)
2.2 免疫功能 術后2組CD3+、CD4+/CD8+水平均低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組CD3+、CD4+、CD4+/CD8+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免疫功能比較(±s)

表3 2組免疫功能比較(±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 P<0.05
時間 組別 例數 CD3+(%) CD4+(%) CD4+/CD8+治療前 分期組40 0.75±0.06 0.43±0.12 1.51±0.47同期組 40 0.76±0.05 0.45±0.10 1.48±0.45 t值0.810 0.810 0.292 P值 0.421 0.421 0.771治療后 分期組 40 0.70±0.05a 0.40±0.10 1.25±0.46 a同期組 40 0.68±0.04a 0.39±0.09 1.22±0.44a t值1.976 0.470 0.298 P值0.052 0.640 0.766
2.3 結石清除率 術后1個月復查,同期組結石清除率為85.00%(34/40),分期組結石清除率為90.00%(36/40)。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4 并發癥 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并發癥對比n(%)
尿路結石是臨床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且上尿路結石的發生率較下路尿結石高[5]。隨著輸尿管軟鏡設備的更新及取石網籃、輸尿管引導鞘等輔助設備的應用,上尿路結石的微創治療有了更有效、安全的治療手段[6-7]。雖然輸尿管軟鏡治療該病具有微創優勢,且碎石效果明確,但對于雙側上尿路結石,行分期手術還是同期手術目前仍存在爭議。
T淋巴細胞是免疫功能的主要承擔者,CD3+可反映T淋巴細胞的總數,CD4+輔助T淋巴細胞,具有抗原呈遞,對巨噬細胞有誘導激活的作用,在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反應中有重要的作用。CD8+是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可抑制自身活化、B細胞活化。當人體免疫功能紊亂時,上述指標會發生異常[8-9]。本研究結果顯示,同期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分期組,術后2組CD3+、CD4+/CD8+水平均低于術前,但2組術后CD3+、CD4+、CD4+/CD8+水平,以及及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對雙側上尿路結石患者同期行RIRS治療是可行、安全的。有關文獻從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結石清除率進行研究,亦證實了同期RIRS治療雙側上尿路結石的可行性[10]。
RIRS具有微創的優勢,可在直視下將結石粉碎,但術中需灌注氯化鈉沖洗,以保證手術視野的清晰度,往往導致腎內腎壓力過高等變化,加上易合并泌尿系感染,若短期內二次手術,可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11-12]。同期行RIRS可有效避免二次麻醉風險、手術損傷,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促進患者早日出院。
同期RIRS治療雙側上尿路結石時需注意:(1)術前應對結石大小、位置及手術難度進行評估。如結石較大,需放置鏡鞘反復取石。(2)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評估輸尿管條件,必要時需行導管擴張輸尿管5~7 d[13-14]。(3)對于輸尿管上段結石,術中可將其推回腎內碎石,以保證視野清晰,避免誤傷輸尿管,降低遠期輸尿管狹窄的發生概率[15]。
綜上所述,同期RIRS治療雙側上尿路結石,不會對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較大影響,而且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是安全、可行性的治療方案。鑒于本研究樣本量有限,術后隨訪時間較短,后期應加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證實結論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