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晨
(江蘇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鎮江 212003)
民族音樂是各級各類學校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意識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作為高職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認清目前高職階段民族音樂教學的現狀,充分認識在實際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實際教學行動,把民族音樂更好地滲透到高職音樂教學中去。
新時期的高職音樂教學中,明確強調了民族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實際的高職音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民族音樂對學生思想的啟蒙和價值觀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不重視民族音樂教學。而很多學生平時很少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了解民族文化內涵、對民族音樂文化了解比較少、音樂知識基礎較差、音樂審美能力比較差、缺乏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等問題。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教授的內容主要來自音樂教材,教材成為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主要載體。目前使用的高職音樂教材的內容是經過專業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嚴格地篩選和編排的,具有系統性、嚴謹性的特點,能夠對高職學生的音樂學習活動起到積極的指導和促進作用。但是,相對來說,高職音樂教材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外,如帶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內容涉及比較少,缺乏地域性的特點,教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無法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目前的高職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單純地對學生進行音樂教材內容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背景下的高職學生對音樂素養培養的真正需求。而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滲透一些民族音樂,可以很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在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中了解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讓民族音樂的潛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出來,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促進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的逐漸形成,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
民族音樂是我國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文化結晶,體現了一定時代背景下各民族的現實社會生活,蘊涵著獨有的民族精神,生動地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我國民族音樂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在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教學可以幫助高職學生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讓學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形成民族認同感。
通過民族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人民面對困難時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深入體會各民族勞動人民創造物質財富的艱辛和努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正是因為我國各民族人們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中華民族競相發展的盛況,讓學生在感受民族歷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對于學生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性格品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音樂承載著非常濃厚的、內容豐富的情感,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可以很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高職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我國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不同的生活、生產條件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特點。我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音樂承載著各個民族的性格特點,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充分了解我國各民族的性格特點,可以對高職學生的性格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受到我國各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熏陶,讓學生感知美、體驗美,促進高職學生的藝術素養的不斷提升。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固守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仍采用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枯燥乏味甚至厭倦心理,從而很難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新時期的高職音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民族音樂的重要意義,不斷優化教學方式。
教師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現代音樂教育教學理念,明確民族音樂在目前高職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民族音樂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拓展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容。教師要走近學生,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音樂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情況作充分了解,然后結合具體教學實情來滲透民族音樂教學,不斷優化教學方式,靈活運用欣賞法、示范法、練習法、情境教學法、講授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音樂分類教學法、音樂專題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指導學生了解和總結各民族音樂的不同之處,讓學生認識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差異性,讓學生在參與音樂活動中感知民族音樂的內涵,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高職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讓學生成為高職音樂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一首陜北民歌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關于這一歌曲的創作背景,讓學生認真聽這一民歌的名家示范演唱,然后指導學生練習演唱這一歌曲,讓學生從歌曲中了解紅色文化,引導學生從樸實的歌詞中體會對偉大領袖毛澤東及其領導的共產黨的滿腔深情,感覺這一歌典蘊涵的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藝術價值觀。教師還可以運用分小組比賽的方式來學習民族音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指導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每一個小組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具體的學習任務,然后組織各學習小組進行比賽,形成和諧競爭的氛圍,調動了學生參與民族音樂學習活動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讓學生在了解有關知識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創設生動的情境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個重要策略,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高職音樂教材和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來創設生動的音樂情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營造出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高職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聲音、圖片和視頻等把民族音樂文化生動地呈現給學生,調動學生的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充分參與到民族音樂學習活動中,豐富了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了解各民族音樂文化的機會,帶給高職學生全新的體驗,促進了學生音樂學習效果的提高。
在實際的高職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音樂教材內容,精心選擇如《二泉映月》《阿里郎》《打支山歌過橫排》《瀏陽河》《康定情歌》等經典的民族音樂,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把與該經典作品相符的圖像或視頻呈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播放這些經典作品的名家范唱,帶領學生走進有關音樂情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蘊涵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各民族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促進學生對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作深入地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參與民族音樂學習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
在高職階段的音樂教學中,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琵琶、絲竹、胡琴和古箏等民族樂器缺乏足夠的了解,當學生對民族樂器不夠了解時,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有關民族樂器的相關知識的學習。一提到音樂,在很多學生的腦袋里最先想到的是當下流行的音樂以及貝多芬、肖邦等人的鋼琴曲,很少會想到我國的民族音樂。因此,作為高職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樂器,教師可以使用民族樂器彈唱學生喜歡或當下比較流行的、思想內容積極健康的歌曲,激發學生參與民族樂器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在民族樂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率。
教師還可以找出所教班級里會彈奏民間樂器的學生,讓這些學生為班級的其他學生表演民族樂器,這樣讓上臺表演的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鼓勵和肯定,讓臺下的學生近距離感受民族音樂的巨大魅力,也讓學生體會到民族音樂存在于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和他們的生活并不遙遠,這樣很好地縮短了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距離感,讓民族音樂更好地滲透到高職音樂教學中去。
在目前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音樂教學中都開設了民族樂器教學課程,很多音樂教師也具有豐富的音樂相關知識,掌握有關音樂的基本技能,但是術業有專攻,大部分音樂教師沒有真正研究和掌握民族音樂,真正研究過民族音樂的教師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而在高職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對民族音樂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民族音樂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學校可以分批次地組織高職音樂教師進行民族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對高職教師進行民族音樂知識的再教育,指導高職音樂教師提高民族音樂技能,促進高職音樂教師的民族音樂文化素養不斷提升。
總之,高職階段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凝聚著優秀民族精神,教師要充分認識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重視對民族音樂教學進行探索和研究,指導學生更好地體會各民族音樂的內涵,理解多元文化,讓學生在參與民族音樂學習活動中更好地感知美、體會美,讓高職學生真正愛上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