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凡
討人喜愛的卡通形象、現實與夢境的烏托邦……9月26日,一場色彩風暴席卷位于上海的余德耀美術館項目空間。這里展出的是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Andre Butzer)在中國內地的首個機構個展——“光,色彩與希望(Light,Colour and Hope)”。本次展覽將呈現布特茲25年來的實踐成果,圍繞其最為人熟知的卡通形象與色彩風暴展開,為中國觀眾帶來他最新的系列創作。
布特茲1973年出生于斯圖加特,自1996年起,其個展及群展就于各大機構展出,其作品則被芝加哥藝術學院、洛杉磯郡立美術館、邁阿密魯貝爾博物館等多家機構收藏。布特茲通過對兩種不同語境——德國傳統與美式文化的融會貫通,開創了其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他深切認識到了當代藝術中現成品與架上繪畫的博弈,借由對音律的強調以及對色彩、光線的研究重訪了繪畫史,以期復興繪畫的重要意義與人類存在的根本。
作為其經年探索的成果之一,“納薩海姆”系列是托生于畫布空間的一個烏托邦。納薩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音譯,指代遙遠的彼岸;而海姆(Heim)在德語中則意為家,代表了某種近在咫尺的溫暖。“納薩海姆”既內指他未受外界侵襲的精神領域,又可以外拓為介于這種遠近之間的繪畫空間。這一特別的存在使得布特茲能夠掙脫物質世界的測量與束縛、超越時間的桎梏,游離于天堂與地球之間,獲得自由。
即便在布特茲的作品中時常出現具體且討人喜愛的卡通形象,他創作中的靈韻與現代性危機才是被反復吟誦的主題,正如布特茲所言:“不要相信廣告。通過在場、參與和社群去尋找真相。拒絕自身的量化并成為一個危險的存在,擁抱危險。科學并非真實。振動終將回歸,使一切不實、擬真、量化與棄神之物湮滅。”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