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莉

“剛開始經常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多以在城市扎根為追求,你為什么要回到農村?為什么要選擇從事農業?我的回答是:為什么不!”近日,在溧陽舉辦的“她說:后疫情時代新農人發展論壇”上,溧陽市益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娜談及她創業之初的心路歷程,回答鏗鏘有力。
陳娜是一名80 后新農民,2016 年,在縣城擔任幼教老師的她辭職返鄉,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溧陽市上興鎮建起養殖基地,專注從事黑斑側褶蛙、中華大蟾蜍的養殖、銷售、技術服務及深加工產品研發。作為行業內首批全飼料養殖技術的開拓者,陳娜和她的團隊利用技術優勢,全力攻關北蛙南養、南蛙北養等業內難題,在行業內形成示范和帶動效應,推廣了現代農業理念和先進技術措施,直接帶動400多家養殖戶實現增產增收。
在溧陽,像陳娜這樣的巾幗新農民還有很多,如“養地農”王穎、“蘭花仙子”劉穎等產業領頭人。近年來,隨著工商資本下鄉和大學生返鄉創業,溧陽從事農業和投身農旅融合領域發展的女性數量不斷增多,其中不乏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溧陽茶舍等為骨干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溧陽市婦聯以“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為抓手,積極引領這批巾幗新農民主動適應市場形勢,致力于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業,采用先進技術發展規模種植,借助電商平臺拉動銷售,通過網絡直播培育“粉絲經濟”,探索出助力鄉村產業興旺的農旅、村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90 后農場主順順也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從揚州大學畢業后,順順放棄了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南山,每日起早貪黑,通過互聯網幫助鄉親將土特產銷往各地。經過數年發展,她先后與周邊村民合作成立了板栗專業合作社、加合順食品經營部、加順果樹種植家庭農場等緊密型合作平臺,同時整合溧陽本地資源,與30 多家農企以及200 多家農戶簽訂了購銷協議。目前,已擁有溧陽加順陽光森林牧場、加順南京店、加順糖趣、加順-Steak Lovers、加順景慕集等5家微店,在南京、常州、蘇州三地開設多家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2019年實現銷售總額超4000萬元,其中線上銷售金額達2800余萬元,帶動周邊農民年均每人增收超3萬元。
依托良好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基礎,以集約化發展化解經營規模小、資源閑置的問題,以特色化發展化解經營同質化、農旅難以高質量融合的問題,以精品化發展化解茶產業鏈短、文化內涵薄弱的問題,以智慧化發展化解品牌宣傳不足、市場推廣難的問題,是溧陽婦聯服務巾幗新農民的四大方向。談及這一點,岕宿·竹馬嶺的女主人談麗娟深有感觸。由于溧陽山水資源優越、生態稟賦良好,近年來,以溧陽茶舍為代表的民宿業蓬勃發展,其中,80%以上的民宿由女性主導或主管。“周末一房難求,工作日房間大量閑置;對消費人群的定位不精確,產品或服務同質化現象突出;線上營銷渠道單一,體量小,平臺推送引流有限……”講起民宿業經營面臨的問題,談麗娟很是苦惱。
2019 年8 月,經過深入調研和準備,溧陽市婦聯牽頭成立溧陽市巾幗民宿聯盟,40 余位民宿女主人成為聯盟首批成員。一年來,聯盟成員們在平臺的帶動下共享客源信息、交換經營心得、結伴考察學習。溧陽市婦聯還經常邀請業內大咖現身說法,聯動稅務、市場監管、人社等部門送培訓、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有力促進民宿主抱團發展、攻守同盟,樹立起溧陽巾幗美宿的形象標桿。
今年,陳娜注冊了以她個人形象為IP的抖音賬號——陳娜助農,為農產品代言。在項目運營過程中,她不僅解決了自有產品的銷售問題,更幫助周邊農業項目和農戶把優質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她也因此成為溧陽曹山旅游度假區的助農推介人。“把好的農產品賣出好的價格,帶動傳統農民走向新農民。”陳娜說,“我想這應該就是鄉村振興的未來,也是我們這一代新農民為家鄉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