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燕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大柳河鎮琉莊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小學語文學習的目的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的積累,二是古文化的考核,諸如詩詞背誦、作家背景等,三就是閱讀理解,四是作文的寫作。從這四個方面來看,基礎知識和詩詞歌賦及文言文都是有固定模式和答案的,是客觀題;唯有閱讀和寫作是主觀題,沒有準確的答案。寫作需要平時的閱讀積累,與閱讀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兩者占據了語文科目的半壁江山,甚至還猶有過之,而閱讀花費的遠高于作文。想要學好語文,把握住閱讀分數,就不得不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核心素養的培養了。
從整體上來看,目前小學語文丟分最為嚴重的板塊就是閱讀。閱讀學不好,成績的提高就始終達不到上限,因此,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是提高語文閱讀水平的重要手段。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所采取的方式還是沿用傳統教學,即便使用了現代信息化技術,用法也呆板機械,與傳統教學相比,并沒有太過明顯的區別。教師授課的時候機械單一枯燥,又沒有深入研究閱讀的核心要素,導致學生理解起來異常困難。聽課的時候似懂非懂、云里霧里,做題的時候就兩眼一抹黑,不知從何下筆。這樣的學生比比皆是,閱讀嚴重丟分的情況屢見不鮮。而教師除了每次都按照教材和資料參考書的參考答案念,就沒有其他有效的辦法了。學生努力許久都不見成效,就會對自己產生強烈的懷疑,打擊了自信心,學會了破罐子破摔。長此以往,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就更加低下,拉低了整體語文教學水平,也令學生做了許多無用功。
核心理念的提出是為了讓教師更好的深入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素質,借此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它主要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加強對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提升,令學生更加富有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核心素養的理念講的不是具體處理某一類題型的答案,而是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修養以及思考問題思維方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講求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讓學生學會從根本出發,找到核心點,才能正確理解閱讀的內涵,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閱讀是兩個方面的集合,“閱”乃看,“讀”乃說,只有將看和說結合起來,才能稱之為閱讀??吹臅r候,要看文章的整體脈絡,其主要目的就是掃清讀時的障礙。比如如何斷句,遇到的生字生詞又該怎么讀。通篇掃過一眼,將不會的字音標注出來,然后就可以進行讀。讀是要有感情的朗讀,一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二來也可以深入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內涵。讀的時候還可以集中注意力,找別的同學來聽一聽,斷句發音是否有誤,情感是不是到位,在同學的幫助下,可以使閱讀成效完美發揮。
學生拿到語文教材的時候,首先可以看一看目錄,目錄上科學的排列了整本書的內容,其中內容互相關聯,由一條看不見的主線引導,要是疏通了整體脈絡,對于要學習的內容就有了一個大致的理解。在具體閱讀某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根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四個方面著手,進行梳理分析。只要抓住了這四個點,文章的內容就很容易牢記于心。閱讀的時候,還要注意做筆記,重點內容或是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勾畫出來,等到教師授課時,就能夠有針對性的提出疑問。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書中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話不是說說而已,只有平時多閱讀,多積累,才能在具體的提醒中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非生硬的套模板。讀多了,看多了,就容易從現象中看透本質,抓住文章最為核心的要素。 在平時的閱讀中也可加強實際運用,比如看到好的名言警句可以借用在自己的作文中,達到充實內容、錦上添花的效果;還可以運用在與人之間的交流上,使學生的談吐更現文化氣質。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才算是達成了閱讀的目的。
很多人喜歡讀書,但興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看書雜而多,全部囫圇而過,放下書時記不住書中內容,更別提感受書中的價值和內涵了。學習應該做到專一專注,看書的時候也要一本本細細的看完,理解透文章的意思,這樣才會起到效果,若是看書不細致,看了開篇就一直換,終究是白費功夫,竹籃打水一場空。要培養學生學習閱讀的專注度,學生才能靜下心來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這一方面還有些欠缺,教學方法和理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亟待改善。同時,教師也應加強引導學生積累知識,提升閱讀專注度,從實際出發,融合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