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建珍
(2020年8月10日)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2020年1月2次考察云南都發表了重要講話,圍繞牢牢把握“一個跨越”“三個定位”“四個突出特點”指示精神,結合臨滄檔案事業發展現狀,就如何在機構改革過程中穩步推進檔案事業跨越發展形成了幾點思考。
檔案是一項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項基礎性、支撐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檔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檔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經驗得以總結,規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各項事業得以發展,都離不開檔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檔案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近幾年來,臨滄檔案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八縣區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實現了全覆蓋,7 個新館投入使用,耿馬自治縣館正在加快建設進度,有望在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新增館庫建筑面積4 萬多平方米,館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二是業務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全市9 個國家綜合檔案館全部實現省級規范化管理示范認定和復查認定,480 個機關、事業、企業、鄉鎮(社區)檔案室實現省級規范化管理認定,143 個單位通過了復查認定。三是檔案信息化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已完成檔案原文掃描2689 萬畫幅,臨滄市館60%的館藏檔案已經實現了數字化。四是檔案資源、檔案安全、檔案利用“三個體系”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全市館藏量達到72 萬多卷,其中市館達到21 萬多卷。檔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防范措施得到鞏固提升;檔案利用方式不斷創新,除傳統的查閱利用模式,以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檔案文獻展覽、開發檔案文化產品,編輯檔案信息參閱等各種方式提供利用,檔案的“存憑、留史、資政、育人”的功能日益彰顯。五是檔案干部隊伍建設實現了新突破。檔案學術交流、檔案系列職稱評審穩步規范推進,一大批檔案工作者獲得了高級、中級、初級職稱,檔案干部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各項工作在全省檔案系統中名列前茅,2012 至2015年期間,臨滄市檔案局(館)連續兩次榮獲“全國檔案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3年來一直爭創并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這些成績的背后體現出全市廣大檔案工作者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強烈責任擔當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當前正處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深入云南考察,對云南發展作出了精準定位。隨著黨政機構改革深入推進,檔案局與檔案館分設,檔案行政職能劃轉到黨辦,在黨辦加掛檔案局牌子,檔案館設置為純事業機構。臨滄檔案系統早在2009年就已經進行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已經“推公”管理的檔案專技人才都被分流到其他行政部門,造成檔案專業技術人才流失,檔案館新進入的人員,無論是管理崗還是專技崗,對于檔案工作都是一片空白,需要從零開始學習,這樣一來,臨滄檔案事業在短期內必將受到因為人才支撐不足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在艱難的改革過渡期,如何把檔案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實現跨越發展?我認為必須在“五個強化”上下足功夫。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檔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優化檔案管理體制機制、開拓創新,凝心聚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檔案工作承擔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使命職責,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全市黨辦系統務必強化政治引領,切實體現黨管檔案的工作原則,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要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足的保障。廣大檔案工作者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政治任務,把學習成效體現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五個堅持”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上,體現到學習總書記、遵從總書記、愛戴總書記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上。這次機構改革,將檔案行政職能劃轉黨委辦公室,在黨委辦公室加掛檔案局牌子,進一步強化了檔案工作的政治屬性,在檔案工作領域堅持和加強了黨的全面領導,更加明確了檔案工作姓黨。黨委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起檔案行政管理責任,勇于擔當使命,盡快理順檔案管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確保檔案工作不斷檔,事業有人干,檔案安全有保障。檔案工作者要絕對忠誠于黨,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思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檔案工作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思考檔案工作如何體現為民服務,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深入思考機構改革后檔案工作如何適應新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檔案管理行政職能和利用職能的作用,以深化機構改革為契機,研究解決檔案工作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穩步推進檔案事業健康發展。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決定事業發展的關鍵。在檔案機構改革過渡期,隨著“老人”被分流,檔案館新進入的人才對臨滄檔案事業發展顯得非常重要,選用什么樣人,如何選用人才,事關全市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和能否實現新的跨越發展。為此,各有關部門要以對檔案事業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思考檔案館的選人用人問題。要以此次機構改革為契機,選好配強檔案館領導班子及檔案干部隊伍,注重政治品格配好班子,注重文化知識配優干部隊伍,從知識機構、年齡結構、男女性別結構合理性方面考慮選好配好干部隊伍,要采取遴選、公開招聘、個別選調等方式,把對黨絕對忠誠,政治上靠得住,符合檔案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選到檔案館工作,為臨滄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檔案工作者要分析把握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特征,樹立“大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把握服務重點、提高服務效率,使檔案工作更好地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保障大局。一方面要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充分挖掘檔案價值,主動講好“臨滄故事”。通過資料編撰、專題展覽等豐富多樣的載體,全面展示臨滄歷史、宣傳臨滄經驗、弘揚臨滄作風。另一方面要抓住機遇,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積極保障民生需求,要加大社保、婚姻、醫療、生育、人口普查、經濟普查、土地確權登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民生檔案收集整理力度,加強對“五網”建設、機場、水利重點工程及市委、政府重大活動檔案征集整理,建立覆蓋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檔案資源體系。
檔案工作者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盡快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變革,以改革的精神,改進檔案管理方式,堅持穩中求進,推動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市、縣(區)黨委辦公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推進檔案法治化建設,以敢于斗爭的精神履職盡責,依法監督管理,強化業務指導,以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示范認定和復查為重要抓手提高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檔案館要堅持依法接收檔案,同時進一步加大檔案征集工作力度,適時擴大征集范圍,做到應收盡收,不斷豐富館藏資源,優化館藏結構。要堅持依法保管檔案,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時刻繃緊檔案安全這根弦,不斷完善檔案管理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并切實落實檔案安全責任制和相關管理規章制度,突出抓好檔案安全管理,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防范體系,確保檔案實體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要堅持依法利用,貫徹落實好相關檔案資料查閱利用規定,完善設施、簡化手續、創新手段、便民利民。要加快檔案數字化建設步伐,在實現館藏存量數字化的基礎上,依托電子政務建設,開展電子檔案接收工作,加快實現存量檔案數字化、增量檔案電子化的目標。盡快建立健全電子檔案備份和管理工作,及時組織開展電子檔案及檔案數據庫異質異地備份和容災體系的建設。
要大力弘揚“臨滄速度”、“臨滄作風”,建設“滄江蘭臺鐵軍”。實施好檔案人才工程,完善體制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注重檔案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教育引導檔案干部把精耕細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落實工作的原則要求。各級檔案館要適應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適應順應檔案機構改革,盡快建立健全符合黨中央和國家要求、適應檔案工作需要、符合臨滄檔案事業發展實際、務實管用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體系,不斷提高規范化法治化的管理水平。要注重加強人才建設,把檔案館建設成為知識密集、信息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學習型、研究型機構。要大力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云南精神,把平凡的工作當作偉大的事業認真經營,要一以貫之秉持檔案工作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使命擔當,努力在全國、全省檔案系統中爭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品牌。